7月以來,債券市場持續下跌,城投債風險、資金面收緊、通脹維持高位等多重沖擊是直接導致其下跌的導火索。不過,隨著8月資金面逐漸緩解,主流機構均認為,債市疲軟局面或可得到緩解,三季度末波段性機會或將來臨,8月債市將在利率產品和短期信用產品的帶動下迎來反彈。
“高通脹→緊縮政策→抬升市場利率”,導致2011年上半年債券市場的弱勢行情,那么8月份以后的債市何去何從?業內人士預計,“當前債券市場處于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候,是絕好的投資時機”。
業內人士分析稱,首先,債市收益率已位于歷史頂部,5年期國債發行利率達3.93%,邊際利率4.04%,一級市場發行利率為2010年以來的新高,甚至超過07-08年經濟過熱、CPI超過8%時的高點,僅考慮持有的票息收入也具有很好的配置價值;其次,歐債危機再度惡化,海外經濟下滑,全球避險情緒升溫,美國10年國債已跌至2.5%左右低位,而中國10年國債卻位于4.1%的歷史高位。8月4日全球海外股市大幅下跌,美元指數大漲,海外金融市場表現出對全球經濟衰退的擔憂,這對國內債券市場構成利好;再次,本輪加息周期料將接近尾聲。
具體品種上,長期國債已經接近前期高點,反彈或已到位,央票收益率也基本見底,在利率回升時可重點關注短期金融債。可轉債方面,由于7月轉債市場跌幅較大,幅度甚至超過正股。因而轉債前期遭受大量拋售,估值持續下沉。此外,華泰柏瑞沈濤指出:數據表明,以信用債為主的債券投資品可能是穿越牛熊較好的投資品種之一。
數據顯示,從2002年5月至2011年5月,以每三年作為一個理財周期,即2002年5月到2005年4月、2005年5月到2008年4月、2008年5月到2011年5月,上證綜合指數收益率分別為-30.02%、223.67%和-20.09%;同期信用債的表現卻穩,中債綜合財富指數收益率每個周期內均保持正收益,分別為5.43%、9.11%和12.39%。
而對于市場普遍關注的通脹問題,交銀雙利基金經理李家春認為,經濟增速放緩將降低通貨膨脹壓力,央行執行的穩健貨幣政策也使得貨幣因素不再支持通脹水平進一步上升。同時歐美經濟增長放緩也降低了輸入性通脹的壓力,通脹水平在近期內見頂并趨勢性回落的可能性較大,債券市場將率先迎來轉機。
專家進而表示,“債券收益率已經大面積處于歷史高位,甚至距離2008年最高點也不遠,這對長期投資者來說非常有吸引力。未來,在貨幣政策收縮力度達到頂峰之前的時候進行建倉是非常有利的。在連續加息后,債券市場收益率基本上達到了過去數年來的高點位置,因此只要審慎把握風險,無疑會迎來更好的建倉機會。”
- 2011-08-23美債市如日本翻版 恐陷入漫長衰退
- 2011-08-22借道信用債基迎接債市新春
- 2011-08-13資金緊張難改 債市存機會
- 2011-08-16債市迎來最佳投資良機
- 2011-08-13債市周評:資金面趨于寬松 債市現回暖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