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網北京10月15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今年諾貝爾獎的壓軸戲--諾貝爾經濟學獎將于瑞典斯德哥爾摩時間今天下午1點,也就是北京時間今晚7點揭曉。多家研究機構和博彩公司都對這一獎項做出了大膽的預測。
諾貝爾經濟學獎并非諾貝爾遺囑中提到的五大獎勵領域之一,是由瑞典銀行在1968年為紀念諾貝爾而增設的。它的評選標準與其它獎項相同,獲獎者由瑞典皇家科學院評選。截至目前,經濟學獎得主多是美國公民。
經濟學獎歷來是各個獎項中最讓人捉摸不定的,科學院評審小組通常會避開當下流行的議題而對歷經10到20年的經濟理論更感興趣。誰是今年奪獎的熱門?中國人是否有希望問鼎?
每年在諾貝爾經濟學獎頒布前夕,知名信息提供商湯森路透集團都會宣布幾位熱門候選人。今年被湯森路透列為熱門人選的分別是: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斯蒂芬·羅斯,作為當今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金融學家之一,他因創立了套利定價理論而舉世聞名;牛津大學納菲爾德學院的教授安東尼·阿特金森,他的研究成果是《收入與結果》;耶魯大學國際金融學中心金融學教授羅伯特·席勒,他的研究成果是《理解市場波動》;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安格斯·迪頓,他的成就:對消費、收入和儲蓄、貧困與健康、福祉的經驗型研究。
湯森路透認為,如果這些熱門人選的研究成果被引用得越多,那他們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可能性就越大。不過,在中國之聲特約觀察員馬光遠(微博)看來,這樣的預測標準雖然有道理,但是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特點就是爆冷門:
馬光遠:諾貝爾經濟學獎是應該說是所有諾貝爾獎里邊最難預測的,每年都是大冷門,基本上很難預測到。很難預測到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經濟學的發展非常快,在 經濟學的殿堂里面明星非常璀璨,每一年盡管是大冷門,但是選出任何一位來大家都是當之無愧,也就是說有一個排序的問題,因為諾貝爾經濟學獎是從1969年以前開始的 ,我們知道69年以前現代經濟學發展已經一百多年了,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有很多有資格當選獲諾貝爾經濟學獎的人非常多。
馬光遠認為,雖然每次頒獎前各種猜測眾說紛紜,但是萬變不離其宗,所有的獲獎者都要滿足兩個條件:
馬光遠:要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話,第一個是他的這個理論時間必須很長,一般最少30年以上,也就是說從提出這個理論到最后大家討論形成。凡是引起重大的影響理論,沒有30年一般是不可能獲獎的。第二個是對經濟學的基本理論有重大創新,重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