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糧食,徹底根除浪費
www.xpshebei.com?2013-01-28 08:33? 鄭風田?來源:環球時報 我來說兩句
建國以來,我國曾發起過多次反浪費、提倡節儉的活動,當時效力很大,但是浪費行為一直未見終結。最近整個中國社會又開始向“舌尖上的浪費”亮劍,無疑對公款吃喝會有很好的抑制作用。但問題是未來如何才能避免類似的運動式反浪費,徹底杜絕浪費現象?答案是只有科學與可操作的制度才能根治浪費頑癥。從國際經驗來看,我國反浪費急需建立四大支柱:認知、習慣、管制與組織。 其一是構建反浪費的社會認知支柱,從娃娃抓起,讓國人從骨子里建立起浪費可恥的認知觀念。日本早已是發達國家,但普通百姓對于糧食一直存敬畏之心,這與日本人從中小學就一直被反復灌輸日本是資源貧乏國家的教育有關。現在城里孩子不少人根本沒見過糧食如何生產出來的,體會不到“粒粒皆辛苦”之難,更有一些教師傳授學習就是為了掙大錢的錯誤觀念。這些錯誤價值觀無疑會對未來孩子的社會價值體系和社會心態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使其成年后把奢靡鋪張當作“成功”和“地位”。 其二是構建反浪費的社會習慣支柱,在全社會建立一種浪費可恥、節約光榮的氛圍。我國目前的浪費跟過去一些不良的傳統習慣有很大關系,不少奢華的吃飯方式可能起源于過去物質貧乏,請客吃飯寧“剩”勿“缺”的習慣。加之社會時興面子風氣,追求闊氣、講排場,不浪費就不風光、不體面,這樣的奢靡習慣不改,就很難建立起真正文明、簡樸、節約的飲食文化。 其三是構建反浪費的管制之劍,用法律法規對浪費進行懲罰約束。“浪費是極大的犯罪”不能只是停留在口頭上,要讓當事人付出代價,令行禁止、毫不含糊。其實不少國家對于公款消費有嚴格規定,如幾年前芬蘭央行行長就因為在一次公務宴會上超標準點了一盤20歐元的“鵝肝”菜,不得不引咎辭職。目前我國對公款消費的規定太大而化之,導致雖然高喊“嚴禁”和“不準”,但缺乏詳實的可操作性規定。 此外,還應規定餐飲業必須給打包者提供便利,且不附加任何條件。其實不少餐飲業已這樣做了,私人聚餐飯后打包也很常見,只是請客或者公款聚餐,打包很少見,所以必須要有一些更具體的規定來約束公款消費問題。 最后是構建反浪費的組織支柱,應該有一些民間組織來持續推動反浪費。美國禁酒運動取得成功,將酗酒者的人口比重迅速下降,就跟一個叫WCTU的民間組織持續多年的推動密切相關。北京目前也有一些民間組織在積極推行反浪費活動,如果這樣的民間組織越多,則反浪費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 因此,反浪費不能只依靠一次運動或某些口號,它更需要依賴上述四大支柱,離不開大家“起而行之”。只有從我做起,敬畏糧食,避免浪費,才能真正建立節約性社會,徹底根除浪費頑疾。 ▲(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2-25]收入增長超城里人關鍵在權利
- [ 12-24]賭行情
- [ 10-18]重視糧食戰略背后的矛盾
- [ 10-17]糧食局長帶頭禁食,糧食安全引深思
- [ 05-04]誰愿去撿一個遺落的麥穗兒
- [ 05-21]米袋子安全糾結豈可無解?
- [ 03-31]“想多了”的糧食問題
- [ 02-15]糧食補貼不如提高糧食最低收購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