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國首先是依憲法治國
www.xpshebei.com?2013-03-18 07:11? 秦前紅?來源:長江日報 我來說兩句
十二屆人大一次會議在萬眾矚目之下落下帷幕。在今天的閉幕式上,國家主席習近平說“我將忠實履行憲法賦予的職責”;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說他要“忠誠于憲法,忠實于人民”;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則表示要“同全體代表一道,以對國家、對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忠實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職責”。三位國家領導人在同一天如此高密度地談及對憲法和法律的忠誠,并非巧合,而是預示著治國理政理念的高度一致。 憲法共識是最根本的共識。在中國這樣階層眾多、利益多元的國度里,人們的觀念、見解必然形形色色。如何避免因觀念的歧見造成行動的沖突,如何防止因利益的紛爭引發彼此的對抗,如何消弭各人自以為是而帶來的社會混沌無序,意識形態、宗教信仰、道德、法律無疑都是重要調節手段。但只有通過理性協商、全民討論并借由一套縝密的立憲程序外化而成的憲法,才能凝聚全民最大共識,并具有最大的穩定性、權威性。憲法乃一國之根本大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 依照憲法執政為執政黨提供了最堅實的合法性基礎。打江山、坐江山,改革開放的政績實效曾是執政黨執政的重要理由,但依憲執政則是執政黨未來長期執政的最重要前提。憲法確立了執政黨的憲法地位,使執政黨的領導有了憲法和法律的支撐與保障;憲法要求“一切政黨和社會組織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從而能夠厘清黨的行為與國家行為的邊界,確保憲法和法律的嚴肅性和權威性。 依照憲法治國就能制約權力專橫,防止權力腐敗。絕對的權力易導致絕對的腐敗,這是被歷史反復證明過的普適性真理。法治能夠規約權力,民主能夠讓權力謙卑,這亦是政治文明的一條重要規律。作為民主制度產物的憲法能夠保證權力源于民、屬于民、依于民、歸于民,從而展現社會主義民主的真諦;憲法規定的預算決算制度、審計制度、財政稅收制度,如能嚴格恪守,則可以打造一個廉能政府,防止政府權力無限的擴張;憲法確立的公民基本權利制度構成政府權力的邊界和政府施政的目的,而司法機關嚴格依照憲法、法律行使職權,則能有效防范公權侵犯公民利益,型塑公平、正義的保護者形象。 依照憲法治國能夠給予人民關于未來的良好預期,并能提供人民夢想成真的機會。盡管關于幸福的理解有著強烈的主觀性,但人格有尊嚴,權利有保障,發展有機會,未來有預期,卻是構成最大公約數的幸福衡量標準。中國有著由法律、法規、條例、政策構成的多種行為準則體系,但只有以憲法為根本的行為準則,才能力避準則林立造成人們行為選擇的無所適從,以憲法為核心的法治統一,實質是引領人民生活的行為判斷標準的統一;憲法能夠把人民當家做主、自由自主支配生活的訴求制度化、法治化,使其“不以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以領導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從而避免因權力的恣意帶來社會生活的彷徨無措;對憲法的忠誠集中表征了對國家、民族的忠誠,憲法被尊重和恪守,是人民對國家、民族抱有信心的力量源泉。 (作者系武漢大學法學院教授)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3-31]依法行政當為依法治國的示范
- [ 12-30]“德孝治縣”是“依法治國”的倒退
- [ 10-13]一封試圖強拆“依法治國”的自白書
- [ 10-28]不能靠血的代價推動依法治國
- [ 10-10]依法治國就應拒絕一切法外施恩
- [ 01-11]一個公民的非正常死亡對依法治國的考量
- [ 01-11]一個公民的非正常死亡對依法治國的考量
- [ 12-28]要依法治國,不要年年“禁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