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老人態度關乎家風傳承
2014-03-24 11:36? 成 彪?來源:東南網-海峽導報 責任編輯:林雯晶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3月21日,廈門馬巷派出所連續幫助2名迷路老太太回家,結果遇到了“一冷一熱”的兩家人:一家人見了面破口大罵;另一家人見了高興得說不出話來。(見3月23日《海峽導報》) 同樣是做子女的,差距咋這么大呢? 其實,子女在破口大罵老人之時,是在“教育”自己的子女,老人的今日會成為自己的明天。 有個經典的老故事:一對夫婦嫌棄癱瘓的母親,就用繩筐將她扔到深山里。孫子回來問奶奶哪去了,他的父母一個說奶奶在家氣味難聞,一個說扔了奶奶好東西讓其獨享……聽了眾多“好處”后,孫子說:那好吧,只是繩筐不能丟了,你們老時我也要用呢。立刻,他的父母成了木頭人,隨后趕忙出門找回老人,竭盡孝敬,為兒表率。 胡適說:考察一個國家的文明,要看他們怎樣對待小孩子和女人(因為他們是弱者);我以為,考察一個家庭的家傳,要看怎么對待老人(因為他們是恩人)——對待有生育之恩的人不咋樣,對待其他人也不可能好到哪去。 |
相關閱讀:
- [ 03-18]“李先念家風”需要制度性轉化
- [ 03-12]延續我們的“家風文化”
- [ 02-14]家風是核心價值觀的微觀體現
- [ 02-12]有家就有家風存在的意義
- [ 02-12]好家風就是一種道德力量
- [ 02-12]別徒留家風不再的感慨
- [ 02-07]守護好“做有用之人”的家風
- [ 12-11]“家風”可正源頭清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