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6日舉行的“CMRC中國經濟觀察”第37次季度報告會上,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趙耀輝表示,延遲退休對緩解老齡化的沖擊、減輕年輕勞動者的經濟負擔非常關鍵。據他的一項研究表明,如果不提高退休年齡,到2050年,年輕一代必須拿出自己收入的41%用來供養老年人。在當前現收現付的制度之下,養老保險成為兩代人之間“蹺蹺板”的游戲。隨著制度贍養比的惡化,如果老年人不愿意多做一些貢獻,比如降低養老金或是延遲退休,那么年輕人將不得不承擔更高的養老“稅率”。(4月29日《第一財經日報》) 趙耀輝用逆向思維論證延遲退休與養老的關系,意在闡明延遲退休勢在必行,甚至是大勢所趨,有理有據,不能姑妄聽之。比如,他把退休和養老比如成兩代人之間的“蹺蹺板”游戲,道理淺顯易懂。也就是說,如果老人不愿意作出犧牲,那么年輕人就要作出更多的犧牲。而且,還潛伏著年輕人作出犧牲未必能解決問題的風險。預測未來的現實,到底誰為社會作出更多的犧牲,是兩代人必須作出的殘酷選擇。 當下討論這個問題的傾向是非常明確的,希望老一代作出一些犧牲,為年輕人減輕負擔。但是,有可能成為第一批延遲退休的老一代感到不公,不愿意作出犧牲選擇的抵制情緒和呼聲比較強烈,延遲退休已經成為一個觸動利益和挑動社會敏感神經的話題,稍有不慎,就會成為輿論批評的靶子和網民炮轟的對象。相信一些敢于表達觀點的專家已經深有體會。為此,政府官員不敢輕易表態。當下輿論對延遲退休的看法處于各執一詞的膠著狀態。 不論各個群體的想法如何,退休和養老已經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據專家預測,隨著人口老齡化到來,現收現付養老制度終有一天難以為繼。因為,隨著勞動力的減少,繳納養老保險的人越來越少,即現收額度不斷減少,而領取養老金的群體越來越龐大,而且要求提高替代率的呼聲十分強烈,不斷提高養老替代率無法向民意交代,故而現付額度不斷攀升,如果沒不改革,那么養老體系就會崩盤,后果很嚴重。 如何解決未來面臨的養老問題,的確已成燃眉之急,沒有時間再拖下去了,也不允許再耗費時日的爭論下去了,必須拿出萬全之策,重新科學設計養老制度,做到未雨綢繆,否則,真的到了養老崩盤的那一天,就是神仙再世也沒有辦法力挽狂瀾。 筆者認為,延遲退休政策采取自愿原則比較合適。一者,這給那些愿意為國家、為年輕人多做貢獻而選擇延遲退休的人提供了一個平臺,創造了一個機會;二者,給那些不愿意延遲退休的人自由選擇的權利,既符合個人愿意,沒有行政權力的強迫,政府又不食言。 但延遲退休到底延遲多少年,還需大膽假設和小心求證。至少有三個變量因素要考慮進去:一來,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未來年輕人的收入會不斷攀升,繳納養老保險的額度也會水漲船高;二來,隨著物價的上漲,養老金要不斷提標,現付額度也會增加;三來,單獨二孩政策實施,到2034年將成為社會勞動力,供養老人的年輕人可能趨穩,甚至增加,有利于維護現收現付養老收支平衡。 把上述這些因素通盤考慮進去后,到底什么時候執行延遲退休、延遲多少年限才科學、合理。那么當下研究制度退休和養老政策又是怎么考慮的呢?值得決策層深思熟慮。 |
相關閱讀:
- [ 04-24]上市公司獨董咋成退休高官盛宴
- [ 04-14]延遲退休:一廂情愿還是大勢所趨
- [ 04-09]香港公務員延遲退休為何沒挨罵
- [ 03-11]高官退休才敢言晚不晚?
- [ 02-18]退休官員更要社會化
- [ 01-26]“延遲退休”須根除“隱性福利”
- [ 01-26]延遲退休不能讓百姓吃虧
- [ 01-15]違規提前退休與社會公平背道而馳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