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澀、有毒、危險、影響形象”,這是記者羅列的幾大理由,很詳盡很確切??墒牵@能夠阻止那些“蠢蠢欲動”的人嗎?要知道,此前曾有人為采芒果付出生命的代價,但還是有人不以為然,執意上樹采摘。因此,筆者以為,阻止采摘路邊芒果,抽根煙宣傳、勸誡之外,能否把它納入管理?讓路邊的芒果“不要采”變成“不能采”、“不敢采”? 采摘路邊芒果,不僅是個體的事情,同時也是城事。有些人摘不到用竿子打,一則摧殘樹木,破壞綠化,再則芒果散落一地,那些破了的留在路上,既玷污路面,又有安全隱患。因此,相關部門在管理上應該加強落實。比如,查閱相關管理條例,對于這類采摘者罰款處理;有了相應規定后,再在路段加設禁采標識,明確罰款額度。 如果此前的采摘還是停留在公德層面,市民對于采摘者可能不好干涉,但一旦采摘行為被納入管理,市民干預起來也更有底氣。過往行人皆可現場阻止,對于不配合的,還可舉報。如此,便能對采摘者產生一定的震懾作用。 除此之外,有人提到,采摘者多是些外來人員,鮮有本地人。筆者以為,除了個體素質差異外,本地人大多知道這些芒果吸食了汽車尾氣。媒體的提醒終究無法普及到每個個體。因此,除了處罰,管理部門可以就地安裝木牌,普及相關的安全小知識,讓人人可知這些芒果只養眼、不美味。 采摘者原想品嘗免費的水果,圖點小便宜,可假如摘了要被罰款,味道又不佳,偷雞不成蝕把米,誰還會干這樣的傻事呢? |
相關閱讀:
- [ 07-17]咋管路邊芒果?請看“神童”斷李
- [ 07-09]芒果令人“迷茫”,政府部門不能袖手旁觀
- [ 03-31]過度包裝是商德敗壞的標簽
- [ 03-31]“過度包裝”,不妨將實話說在前面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