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央視記者出身的張泉靈,一直給人十分理性的形象,不過,其也有真性情的一面,昨晚10:38央視1套《少年中國強》節目中,一位“飛車少年”王克遭遇父親“狼爸”式教育經歷,曾摔斷兩支手臂,對于他父親的教育觀和方法,作為節目護航大使張泉靈,當場拍桌發飆怒斥,場面十分激烈,節目一度中止。(8月28日,新華網) 對于王克父親的這種“殘酷”的“狼爸”式教育方法,張泉靈當場發飆拍桌怒斥其“讓一個10歲的孩子去練習這么危險的事情,是沒有盡到監護人的責任”。作為中央臺的著名節目主持人,這顯示出了她的愛心和守法,但也暴露出了她對社會底層生活缺少足夠的了解。 試想,子女都是父母的心頭肉,如果王克的父親有權有勢有地位,家庭生活十分富裕,誰愿意讓自己的孩子吃這個苦?父親自己當教練,讓王克靠網絡上的視頻內容學習,也是迫于無奈。如果有錢,他怎么會不請專業教練?正如“狼爸”所說,“我們已經堅持8年了,想讓他參加賽事去改變我們的生活狀況”。 其實,像王克父親這樣為了改變生活、改變命運而不得不做“狼爸”“狼媽”的還真不少。比如:拿過6塊奧運金牌的陳若琳。4歲起就在爺爺的陪伴下練跳水,“殘酷”的訓練連鄰居都不忍動容。當然,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山區的孩子很小就得上山砍柴、下地干活等。似乎底層民眾只有“吃得苦中苦”,才能“方為人上人”。如果張泉靈能真正了解這些底層民眾的生活,她表露出的會是同情,而不是怒斥發飆。用“如果我是你老婆,我會和你離婚100遍了”這樣的話怒斥王克父親,更是不太合適。 王克父親的做法確實有很多讓人不理解的地方,但是我們也不能一概加以否定。其實,為了讓孩子去參加越野摩托車世錦賽,父親逼著孩子去實現自己沒實現的夢想,為國去爭光,這本沒什么錯。畢竟,每個家庭、每對父母都有自己教育培養孩子的方式,普天之下,不可能完全是一個套路、一個模式。父親對孩子最了解,如果非要等到孩子長大了,才去練車,按照這個邏輯,賽會也就沒有必要設立青少年組別了。如此看來,張泉靈更有些有點意氣用事了。 再說,作為央視的著名節目主持人,應該時刻保持自己的形象。既然節目組請您來做節目護航大使,您應該對參加節目的項目做一些了解,才能作出準確的判斷,才能真正起到作用。而不是在碰到自己認為不理解的事情,就用個人的意志強加于他人。況且,在眾人面前發飆拍桌離席,也極不合適。試想,假如是您主持的《東方時空》新聞節目直播現場,碰到稿件或錄像中也有一些讓人不能接受的東西,您是否不顧規定,當場發飆怒斥、摔話筒,離開主持現場? 作為央視著名節目主持人應該有一個良好的素質、心態和形象。遇到看不慣的或者自己認為不對的事,要冷靜地思考,并做一些正面的引導,而不是主觀武斷地怒斥當事人。這不僅會影響自身的形象,更會對當事人造成心理上的障礙,也容易誤導廣大受眾。 |
相關閱讀:
- [ 09-28]輿情分析:回歸專業才是正道
- [ 05-31]警惕“為你好”成為另一種傷害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