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排長隊,僅用手機就可掛號、繳費、排號候診,記者昨天獲悉,友誼醫院為方便患者推出支付寶就診服務。本市相關部門透露,雖然實現手機支付的醫保實時報銷尚需時日,但出于方便患者等考慮,也贊同其他醫院嘗試這種手機支付醫療費用的新方式。(9月21日《京華時報》) 在手機智能支付越來越寬泛的社會大背景下,看病就診顯然無法回避這樣的選擇,一方面是基于對公眾消費習慣的適應,以便于實現多元化的結算需要;另一方面則源于提高就診效率的要求,以實現對醫療資源的優化配置,從技術上解決看病難的問題。 在大醫院看病,患者為掛一個專家號可能會排上幾天幾夜,在黃牛手中拿號價格更高,如果再加上看病、檢查、收費和取藥的排隊,花費在等待就診上的時間,對任何一個人都是一種折騰。研究表明,一個人如果長期處于喧囂、嘈雜的環境中,情緒就會逐漸變壞并趨向于暴仄。更重要的是,由于看病的人太多,而醫生就必須加快接診的速度,自然會出現“掛號排隊幾個小時,而看病僅幾分鐘”的巨大反差。在這種情況下,任何一個小的細節性問題,都可能會讓患者心中的煩躁變成肢體暴力,醫患沖突則會日益頻繁。 看病難貴源于醫療資源的分配失衡,優勢資源無以滿足患者的需要。自然,要破解時下的醫療困局,從根本上改善醫患關系,就需要從均衡醫療資源入手。若以層次論來理解,優化醫療流程同樣屬于資源均衡配置有效體現。預約掛號,網絡支付,移動就診服務自動扣費,意味著足不出戶就可以掛上號,不用排隊便可輕易的支付費用。在醫療資源合理分配還很難破題的情況下,通過技術性的處理提高看病效率,以優質的服務和優化的流程,減少患者看病過程的痛苦體驗,同樣是醫療行業自我提升的題中之義。 時下的看病貴看病難,并非全是“投入不足”和“醫改滯后”惹的禍。在解決了政策層面“公益性”的宏觀指向時,如何增加技術層面的效率與速度,如何提高醫療服務和醫療規范的標準化、技術化的水平,同樣是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很顯然,手機支付就診是張技術“創可貼”,雖然其源于商業化的利益驅動,無形中卻實現了對醫療效率的促進和醫療服務的優化。 |
相關閱讀:
- [ 06-30]“看病貴”癥結 難用按揭分期解
- [ 06-17]市長“看病從不排隊”能靠自我批評糾正?
- [ 05-20]“全國看病中心”折射醫療資源分布失衡
- [ 05-14]無錢看病的悲劇還要上演多少
- [ 05-09]取消低價藥限價會不會加劇“看病貴”
- [ 04-10]放開民營醫院價格切不可加劇“看病貴”
- [ 04-10]放開民營醫院價格不會加劇“看病貴”
- [ 03-25]“住燕郊進京看病”呼喚首都資源疏解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