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高校去行政化比分類改革更關鍵、更迫切,因為分類評審只能治標,去行政化才能治本】 去年底,湖北省首次在省內高校推行職稱分類評審,構建多元化復合型評價體系,把教師分為教學為主、科研為主、教學科研并重、社會服務與推廣4種類型,新評審標準對教師的評價不再“唯論文論”,潛心教學、科研推廣做得好的教師同樣可以評上教授。(2月9日《中國青年報》) 在過去,職稱評審對所有教師都采用同一標準,容易使得所有教師都把精力用在撰寫、發表論文上。湖北在高校職稱評審中實行分類評審,可在一定程度上扭轉這一現狀。但是,僅破除“唯論文論”還不夠,如何在人才管理、評價中進一步推進去行政化,實行學術同行評價,也應引起關注。 多年前,針對高校這一問題,就有學者建議實行分類評價,對教學崗、教學科研崗、科研崗的教師采用不同的標準進行評價,可是,真正落實分類評價的地區和學校并不多。根本原因在于,在評職稱時很難擺脫“論文情結”——在不少評審者看來,發表論文(發表數量以及發表期刊檔次)是學術能力和水平的象征,如果淡化論文要求,會降低教授的“含金量”。 如何做好分類評審,湖北還有很多事要做。這其中包括,科學制定分類評審標準,而不只是在論文發表數量上對教學崗教師降低要求——如果僅是減少論文發表數量,而不是針對論文本身的價值進行評價,教學崗教師要評教授,還得為“炮制論文”而煩惱;在實行分類評審中,要防止人情交易,避免有的人借分類評審先轉到教學崗,實現評教授的目標之后再轉回科研崗。同時要注意的是,相對于發表論文的硬指標要求來說,教學能力和貢獻的評價更具主觀性,這也是現實中有人反對取消論文硬指標的理由——假如在淡化論文要求后,人情關系盛行,分類評審就很難走遠。如果湖北能在分類評審中處理好這些問題,其經驗便可在全國范圍內推廣。 在推進分類評審的同時,要意識到,這僅是對目前職稱評審體系的有限改革。我國職稱評審的根本問題是,人才管理和評價的嚴重行政化。由行政對人才提出一刀切的評審標準——目前的論文標準、課題標準、經費標準、成果標準,就是由行政部門制定的。這些指標貌似是教育和學術指標,實則是政績指標。比如論文,目前強調的是發布數量和發表期刊檔次,而不是針對論文本身的價值和貢獻;評審號稱獨立的學術評價機構,實則依附于行政權力,聽命行政機構。而數量管理的方式,催生了高校急功近利的氛圍,也因行政和利益因素的影響而滋生出權錢交易、職稱評審的腐敗。 在發達國家的大學中,根本不存在評職稱一說,教授就是一種職務,學校聘請某人擔任教授職務,此人即為教授;如果不聘任,就不再是教授。學校在聘教授時,會由教授委員會和學術委員會按照崗位職責要求,對其教育和學術能力進行全面考察。這種聘任教授職務的方式,讓教授重視職責,而不是追求職稱。更重要的是,高校的能動性得以極大地發揮,學??杀M可能地聘任符合本校辦學要求的教授。 我國2006年頒布的《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綱要(2010-2020)》早就指出,要“分類推進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逐步建立起權責清晰、分類科學、機制靈活、監管有力的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制度??朔瞬殴芾碇写嬖诘男姓ⅰ俦疚弧瘍A向,取消科研院所、學校、醫院等事業單位實際存在的行政級別和行政化管理模式”。毫無疑問,推進高校去行政化比分類改革更關鍵、更迫切——分類評審只能治標,去行政化才能治本。 |
相關閱讀:
- [ 03-19]職稱評審應走陽光化的道路
- [ 11-02]職稱評審需破除關系本位潛規則
- [ 05-09]防職稱評審腐敗需要回歸學術評價
- [ 05-07]職稱評審,評委何以敢公然索賄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