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廣東省工資支付條例(征求意見稿)》(下稱意見稿),廣東擬規定,企業工資屬按月支付的,發薪日不得遲于次月10日。而用人單位無法定理由逾期未支付或者未足額支付勞動者應得工資的,將被認定為拖欠工資,面臨最高20萬元罰款。此外,廣東還擬探索建立欠薪保障基金,今后用人單位或需繳納一筆欠薪保障基金。(6月14日 《新快報》) 時下,雖然勞動者的權益保障情況已明顯提高。但每隔一段時間,惡意欠薪的新聞仍時有發生,甚至勞動者不得不“以命搏薪”。比如,2013年4月,廈門某女子為討薪欲半裸跳樓;2014年12月,云南省巧家縣某項目拖欠工資達2年之久,最終在副縣長“隨便你們上訪,死了人事情就好辦了”的刺激下,有工人拿出毒藥敵敵畏一飲而盡。顯然,通過地方立法對企業發薪日進行規范,可以最大限度的維護勞動者權益,讓勞方不必再“以命搏薪”。 有人也許會說,規定次月10日前必須發放工資過于死板,是在給企業經制造麻煩。比如,房地產行業前期資金回籠較慢,但投資卻很大,按月發放工資有一定的難度;一些小微企業,創業之初資金緊張,不得拖延發放,也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企業的成長。而設立欠薪保障基金不僅將企業歸結到疑似欠薪的范疇,更造成大量資金綁在賬戶中不能動彈,造成浪費。 誠然,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企業也有自己的難處。規定次月10日前必須發放工資,必然會對部分企業造成一定的經營壓力。但俗話說:“沒有金剛鉆別攬瓷器活”,在企業經營中,勞動力成本不到40%,連工資發放都捉襟見肘,企業何談永續經營、健康發展?更何況,企業有難處,員工也有自己的苦衷。試問,員工負擔的房貸、車貸,會因為工資押后而延期么?可見,規定最后發薪日,更是在排除“以命搏薪”的隱患。 事實上,部分企業之所以押后2個月(甚至更長)發工資,并不是資金流出現問題,而是為了捆綁住員工,使其不敢輕易離職。試想,如果離職你只能領到2個月的基本工資(獎金、考核獎扣發),那么你會如何選擇?顯然很多勞動者會不得不委曲求全。因此,規定發薪日不得遲于次月10日,也是對員工勞動權的最大程度的呵護。 當然,有關部門在強力保證薪金不延時的同時,也要保護企業的利益。首先,欠薪保障基金要與誠信掛鉤,讓那些長期沒有欠薪記錄的企業,不繳納或者少繳納欠薪保障基金。其次,在欠薪執法上,要予以區別對待。對惡意欠薪要嚴懲,而因銀行“塞車”等客觀因素造成的發薪延時,應該予以適度的寬容??傊痪湓?,立法規定最后發薪時間,雖然可能給企業帶來一時的麻煩,但卻最大限度的防止了“以命搏薪”的隱患。希望有關部門將這一善政盡快推行開來! |
相關閱讀:
- [ 06-15]靠限日發薪根治欠薪痼疾還有待商榷
- [ 02-12]解決欠薪“三招”要硬
- [ 02-12]咋就不能把惡意欠薪寫在臉上
- [ 01-14]惡意欠薪入刑,欠薪就不會“很正?!?/a>
- [ 12-12]徹底鏟除欠薪惡習要靠法治思維
- [ 12-09]“賣房還欠薪”給企業上了一堂誠信課
- [ 12-03]欠薪整治期,咋還去爬鐵架?
- [ 10-22]整治欠薪:多項舉措當齊頭并進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