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優劣的最大利益相關者是老百姓。因此,環境質量是否改善,究竟改善了多少,最有發言權的,還是生活在其中的老百姓】 日前,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新修訂的大氣污染防治法,對此記者采訪了環保部副部長潘岳。潘岳表示,在修法過程中,很多環保專業人士認為當前污染物排放總量下降,但環境質量改善不明顯,考核環境質量改善比考核總量減排便于公眾監督,這完全正確。環境質量改善是檢驗環保工作的唯一標準,環保部門需在過去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工作思路,改進考核方法,直接回應公眾的期待,讓環??己斯ぷ骱屠习傩盏母杏X直接掛鉤(9月8日《光明日報》)。 讓環保考核和百姓感覺直接掛鉤,早已是公眾之所愿,甚至是公眾之急盼。因為這些年來,環??己送皇蔷o盯著污水、粉塵、尾氣、廢渣等污染物的總量減排,各地政府及其環保部門總是圍繞這些指標,羅列出一堆堆讓人感覺云里霧里的數據,以顯示當地的污染物排放總量在不斷下降,環境質量在不斷趨好。然而,當地老百姓的切身感受卻可能是,環境質量的改善不太明顯,甚至可能隨著環保數據越來越亮麗,環境質量越來越差。 環保成效與百姓感受出現背離,一方面,可能緣于一些污染企業未盡到社會責任,仍在偷偷排放污染物,而地方環保部門又監管不到位,存在不作為現象。另一方面,恐怕也與環??己酥恢匾曃廴疚锟偭繙p排,不重視百姓感覺密切相關。這種考核機制,給了唯利益至上的污染企業、唯GDP至上的地方政府及其環保部門編造、美化數據的可乘之機,致使他們不在減少污染、提高環境質量上下功夫,而是在打扮數據上找竅門。 要杜絕環保成效和公眾感受之間的“兩張皮”現象,就要改變環保治理與監測自說自話之怪現狀,也讓老百姓以切身感受在環保考核中有說話的地方,而且說話的分量不輕。當環保考核與百姓感覺實現了直接掛鉤,各地在防治環境污染的過程中,才會追求以改善環境質量為目標,而不是以漂亮的減排數據為旨歸;才會向環境質量改善要讓老百姓看得見、摸得著的方向努力,而不是在紙面上努力,搞欺上瞞下、弄虛作假的把戲。 當環??己藢崿F了“跟著百姓感覺走”,也才能最終激勵老百姓參與環保監督。事實上,環境優劣的最大利益相關者是老百姓。因此,環境質量是否改善,究竟改善了多少,最有發言權的,還是生活在其中的老百姓;環境保護最終要顧及的,還是老百姓的真實感受,而不是一堆堆數字和指標。如果老百姓的真實感受,在環??己诉^程中根本起不了作用,又如何調動這一支保護環境的最重要力量的積極性,深度、持續地參與環保? 現在,環保部副部長潘岳已經表態,環??己藢⑴c百姓感覺直接掛鉤。接下來,就要看各地如何使環境質量的改善與公眾的直觀感覺趨同了。如何確保百姓的直觀感覺,能對環保考核產生實際影響,也檢驗著各地的行政智慧。是讓盡可能多的老百姓通過調查問卷等形式,評判當地政府的環保業績,讓人心服口服;還是以聽證會的形式,讓個別所謂的老百姓代表評價環保成效,以曲線做假。結果顯然是迥然不同的。 |
相關閱讀:
- [ 09-09]環??己撕螘r能“跟著老百姓感覺走”
- [ 09-02]公眾參與環保重在保障而不在確權
- [ 08-19]環境追責追的不僅是環保官員
- [ 08-19]為“烏紗帽”與資源環保掛鉤點贊
- [ 07-31]環?!笆谆ⅰ北徊椋彩窍颉拔廴尽毙麘?/a>
- [ 07-28]“環保影響發展”老調如何新彈
- [ 07-27]“言行不一”的環?;顒愚k給誰看?
- [ 07-24]環保執法怎能出爾反爾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