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我市新名片的楚河,沒想到污染竟如此之重。有媒體報道,今年6月,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環境工程專業大三學生柴琪,和另外8名來自該校水文、環境工程專業的大學生,為楚河做了一次抽樣“體檢”,結果讓他們頗為驚訝:河水磷氮指標普遍偏高,水質比東湖和沙湖的水質差。而市環保局的檢測數據顯示,楚河水質基本保持在劣V類,水質狀況比東湖、沙湖要差。 無論是學生自發調查,還是環保部門的檢測,數據指向一致,連通沙湖和東湖的楚河,已成污染的咽喉地帶。這一數據同時表明,楚河的污染問題,與東湖里面的工程建設并無實質性關聯,如果非要扯上關系,那也只能說楚河的污水未能及時沖走,被其他水系稀釋。 2011年9月30日,漢街一期工程開業迎賓。4年來,漢街吸引了大量外地乃至海外賓客,漢街的“城市名片”形象地位日益突出。作為與漢街相伴相生的楚河,其實是漢街文化與經濟的一個整體。其意義不僅僅在于為這塊商業寶地提供了濱水景觀,還在于其實現了武昌兩大水系的連通,拓展了水上旅游交通縱深,也有助于兩大水系的循環。楚河目前深處兩湖環保指標“洼地”,顯然有違初衷。 就楚河污染問題,從記者調查報道來看,有關各方似乎并未能給出更能令人信服的原因。這肯定不能是說楚河的污染來自歷史原因,相反說明對楚河的污染源頭還需要下大力氣進一步深挖。 楚河屬于新建河流,周邊建筑嚴格按規劃實施。到底是楚河排水排污規劃存在短板,或是建設存有疏漏,還是后期管理失之于松,這有必要相關方面坐堂會審。如果此時不治,且不說漢街這張城市名片形象將會受損,他日之后必將步其他城市河流治污后塵,費時費力。更主要的是,如果連一條并不長的新建河流的污染問題我們都治不好,又如何談治理大武漢的大江大湖呢? |
相關閱讀:
- [ 09-25]罰學生抽煙“污染費”模糊了教育焦點
- [ 09-25]拿“學生污染費”罰單說事是一葉障目
- [ 09-08]誰能回答污染下鄉的發展之問
- [ 09-06]拒絕污染 “上山下鄉”
- [ 09-01]有獎舉報污染,為何應者寥寥
- [ 08-19]樂見“騰格里沙漠污染”公益訴訟立案并勝訴
- [ 08-18]溺亡被索“尸體污染費”該不該
- [ 08-18]索要“尸體污染費”扇了自己一耳光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