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辦實名制車票到底維護了誰的利益?就浙大學生實名制車票丟失被迫補票一事,鐵路部門回應稱,車票掛失補辦是維護旅客利益,因為此前鐵路部門遇到甲把車票交給乙,乙憑車票進站乘車,甲憑購票記錄進站乘車,所以鐵路部門推出丟失車票掛失補辦措施,旅客先辦理補票、進站乘車,核實丟失車票使用情況后,到站再退回補票款。(央廣網“中國之聲”10月18日) 鐵路部門的解釋簡直強詞奪理,所謂甲把車票給乙,甲自己憑購票記錄進站之類情況發生的可能性有多大?有過乘坐火車經歷的旅客都很清楚,現在乘坐火車不僅要帶著身份證實名制購票,進候車廳時就必須把本人身份證和車票一起交給車站驗票口查驗,否則你根本就進不了站。換句話說,那張沒有被本人使用,也沒有和本人身份證一同被查驗的車票幾乎是廢票一張,哪里還需要鐵路部門自找麻煩再去“核實丟失車票使用情況”?如果真的出現了乙拿著甲的票混進車站,恐怕主要還是怪車站方面的疏忽,是鐵路部門管理存在漏洞。 然而,鐵路部門不去加強責任堵住管理漏洞,反而為避免自己部門的損失把責任轉嫁到旅客頭上,還是一副“鐵老大”心態,根本就是為了自身利益而不肯把方便讓給旅客,還口口聲聲說是維護旅客利益,真是大言不慚。 試問,補辦車票維護了旅客哪些利益?購票上車是旅客本身權益,不是補票補出來的,也不是鐵路部門額外恩賜的。相反,旅客正當的權益沒有得到維護,上車前還得多花些時間補辦車票,下車后還得去討要補票款,浪費這么多時間,到底維護了誰的利益?旅客時間損失了,旅途的心情大概也高興不起來,補票實際上還造成了旅客的精神損失,找誰補償? 一句話,鐵路部門要是真心維護旅客利益,只要認真承擔自己的責任,根本無須麻煩丟票乘客補辦車票。 |
相關閱讀:
- [ 11-04]鐵路補票規定應與實名制接軌
- [ 10-11]違建何以總能先上車后補票
- [ 09-28]修法以遏制強拆“先上車后補票”
- [ 09-16]“先上車后補票”合情合理但不可取
- [ 07-01]“先上車后補票”的何止是高爾夫
- [ 01-16]“實名買票”了,“實名補票”又有何難
- [ 07-14]乘地鐵弄丟地鐵幣,按最高價補票?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