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個由獨立第三方推出的公益性醫院排行榜——復旦版中國最佳醫院排行榜,11月15日在上海發布《2014年度中國最佳醫院綜合排行榜》等四個榜單。在榜單的前十名最佳醫院中,京滬大醫院席位過半。不同醫院之間的差距也一目了然。前十佳中,第一名與第十名的百分制總分差距接近60分。 能力與口碑俱佳的大醫院,在中國確實很少。各色榜單排來排去,無非是些熟悉的老名字。這也難怪,好醫院就像老字號,類似貴族的培養過程,絕非暴發戶式一夜就能夢想成真。學科的成長、技術的精進、醫德的養成,就算有錢有人,亦非朝夕之功。 大醫院人滿為患,說白了三個因素使然:一是醫療慣性,這里有患者及家屬的從眾心理在作祟;二是大醫院馬太效應,強者愈強;三是基層診療系統捉襟見肘,逼著患者去大醫院。北上廣的例子就不說了,2015年7月份,媒體曝光了一個現象: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被稱為全球最大醫院,數據顯示,這里擁有7000余張固定床位,2014年住院人數達31萬人次,營收超75億人民幣,而在31萬的病人身后也伴隨著超量的陪護家屬。 自2010年首個中國最佳醫院排行榜發布以來,有一種聲音總是不絕于耳:能夠上排行榜的醫院大多在北上廣,都是特大型、頂尖級別醫院,而這些醫院本已人滿為患,經排行榜推波助瀾,更不利于分流患者,不利于分級診療。這個擔心不無道理。本來,大醫院就水泄不通,輿論一旦推波助瀾,患者及家屬更是趨之若鶩。大醫院忙不過來,小診所閑得慌,這不符合醫療均衡的理想現實。 不過,仔細推敲一下,這樣的擔心雖然善意,卻也近乎杞人憂天。在媒體與信息多元的時代,中國各家醫院的行情,并不具有多大的神秘性。換句話說,縱使沒有這個榜單,十佳或者百佳醫院也早在民眾口碑中成了定量。你排或者不排,好醫院就在那里,不以人的意志而轉移。即便以國際慣例考量,大醫院落腳于大城市,現象本身不是原罪。就像專家所言,任何一個國家,最頂級的臨床專科和醫療機構都分布在大城市,但提供基本醫療服務的基層醫療機構,卻需要在質量上實現標準化,在分布上實現均衡化。均衡真得做到位了,民眾自然不是傻子。跋山涉水求安心的悲苦,也就不會繼續。 因此,最佳醫院京滬過半不是問題的關鍵,就算把這些大醫院從大城市里趕走,看病難的癥結也并不會有多少改觀。再說,大城市有大醫院,用以兜底疑難雜癥或者罕見病,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而醫托的問題,醫鬧的心病,乃至最佳醫院京滬過半的糾結,說到底,其實都是醫療資源不均衡的癥候群。此前,《關于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指導意見》發布:要求到2017年,分級診療政策體系逐步完善;到2020年,基本建立符合國情的分級診療制度。不過,大病不出縣的目標要實現,其實并不在于有多少頂級醫院被“稀釋”下去,而在于既有醫療格局中,如何把基層診療機構做大做強。 小醫院、小門診太小,小到讓人不放心、不安心——這才是目前中國醫療問題的主要癥結。(福建日報) ? |
相關閱讀:
- [ 11-18]最佳醫院排行榜可能加重“看病難”
- [ 11-17]最佳醫院排行榜背后的“看病貴”
- [ 11-16]醫院排行榜不妨排排“公益性”
- [ 10-15]“無主患者”的問題非醫院一家之責
- [ 10-13]醫院陽光收費后還應做好“實”文章
- [ 09-25]醫院把病人趕出去,荒誕在哪里?
- [ 09-21]醫院太平間豈能紛紛上演“關門大吉”?
- [ 09-15]女童起皮疹是否因掛錯瓶,醫院別急著撇清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