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上月就維護國家金融安全進行第四十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學習時強調,金融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維護金融安全,是關系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一件帶有戰略性、根本性的大事,必須切實把維護金融安全作為治國理政的一件大事。 將金融安全置于“治國理政”的高度,這在歷史上恐怕還是第一次。中國經濟要發展,金融也要發展;中國經濟要強,中國金融也得強。在金融大發展的同時,金融風險也會隨之潛滋暗長。近幾年,一直有中國經濟泡沫要破裂的聲音,其中既有惡意唱衰,也有善意警醒。防控金融風險、維護金融安全,的確是一個我們必須直面的現實課題。 對于金融業的發展現狀,我們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既要看到金融業活力增強、金融服務能力進步的積極一面,也要看到金融風險逐步積聚的嚴峻現實。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實體經濟的血液。中國制造業大發展,需要強大的金融服務業與之匹配。 當前我國金融市場的主要風險,是金融業的高杠桿化、資產價格的泡沫化和金融業的脫實向虛。對此,很多普通人都可能深有體會。比如我國國有大保險公司近幾年很穩健,但一些民資小公司資產急遽膨脹,眨眼都要大過國有大公司了。他們拿著市場圈來的錢、間接從銀行借來的錢在國內外大量購買銀行、酒店、球隊,也大規模進入股市,把房地產、期貨、股票等資產價格推向瘋狂境地。 防控金融風險、維護金融安全,其中有一個“度”的問題,既不能窒息金融業的活力,也要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沒有強大的金融服務能力,中國不可能由經濟大國變成經濟強國。發展金融業,沒有有力監管不行。金融監管要避免“一放就亂,一管就死”,不能管成一潭死水,但也不能因放而亂。防止發生系統性風險,這是金融監管的任務底線,放活金融業必須立足于此一基礎上。 防控金融風險、維護金融安全,要有緊迫感,不能拖拖拉拉。當前國際政治、經濟秩序正處于一個轉型重塑期。我國國內存在金融業的高杠桿化、資產價格的泡沫化和金融業的脫實向虛的問題,而一些國家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調整正在形成風險外溢效應,其對我國的沖擊是我們必須嚴陣以待的。加快降杠桿化進程,擠出資產價格泡沫,做好我們自己的事情,將是我們應對國外風險外溢的籌碼和底氣。 防控金融風險、排查各類風險點,不僅是監管部門的當務之急,也是各級黨和政府必須高度重視的一項階段性中心工作。防控風險,基本要求是,著力控制增量,積極處置存量,打擊逃廢債行為,控制好杠桿率,加大對市場違法違規行為打擊力度。金融業降杠桿化、資產價格去泡沫化,金融才能完成“脫虛向實”的轉變,這是為各地發展實體經濟“清場”,也是“輸血”。 |
相關閱讀:
- [ 05-08]防范金融風險須遏制“監守自盜”
- [ 05-05]普惠金融履行國有大行責任
- [ 05-03]金融反腐就是防控“人為”金融風險
- [ 04-28]福建推出省級“金融超市” “錢景”可期
- [ 04-28]金融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