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垃圾分類莫忘了“過期藥”
2019-08-14 15:53:24?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不少城市試點推行垃圾分類投放,垃圾分類日漸細化,但仍未實現全面覆蓋,一些居民發出疑問:“過期藥”屬于什么垃圾?該如何處理?家庭過期藥已被列入《國家危險廢物名錄》。但由于一些社區未設置有害垃圾桶、過期藥品回收箱分布不均、居民不了解正規的回收渠道等原因,很多居民將過期藥隨意丟棄,形成污染隱患。專家建議,各醫院和居民小區可設置獨立的過期藥物回收箱,居民也應減少“囤藥”行為,從源頭上減少過期藥產生。(8月13日《新京報》) “過期藥”是什么垃圾?這個問題并不難回答,但過期藥處理卻很麻煩。各地在推進垃圾分類工作時,更重視干濕垃圾的分類,容易忽視過期藥、電池等有害垃圾的分類和處理,部分社區甚至沒有設置有害垃圾桶,導致過期藥回收、處理很麻煩。據推算,每百萬戶家庭過期藥物可達2.15億粒,如此巨量的過期藥,假若不能得到妥善處置的話,勢必會衍生非常嚴重的后果。因此,各地在落實垃圾分類政策時,要把工作做細,千萬莫忘了過期藥品,以免遺患無窮。 每家都有一些過期藥,既有治病剩下的,也有“囤藥”造成的,過期藥屬于危險品,不能隨意棄置,以免污染環境,需要安全妥善處理。普通人因缺乏專業知識,對過期藥的危害性和處理方法,都不甚了解,往往是混在生活垃圾里扔掉了,處理方式過于簡單,容易造成環境污染和其它危害。因此,基于安全考慮,對于過期藥這種危險廢物,應采取專業回收、醫療機構處置的方式,全程溯源監管,確保過期藥不被隨意棄置。 據《中國家庭過期藥品回收白皮書》披露,我國約有78.6%的家庭備有家庭小藥箱,80%以上的家庭沒有定期清理藥箱的習慣,全國一年產生過期藥品約1.5萬噸。亂扔過期藥將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導致土壤和水源里的抗生素等藥物成分超標,最終又會通過食物循環進入人體。過期藥品如果當做生活垃圾隨意棄置,有可能會流入到不法商販或不法醫療機構手中,一旦轉賣給農村等偏遠地區的病人,將給患者治療帶來難以預計的后果。 此前,各地曾嘗試推行過期藥回收,比如設置過期藥回收箱、一年兩次藥企上門回收、社區回收過期藥品活動等,當時的效果都不錯,但可惜沒能堅持下來,缺乏長效機制,往往活動過后就乏人問津了。而且,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做法,很難讓市民認識到過期藥的危害性,培育市民定期處理過期藥的習慣,應該從藥品安全角度考慮,建立方便易行的處理方案。 顯然,在推行垃圾分類的城市,應借機在各個社區普及有害垃圾箱,讓市民養成及時清理、投放過期藥的習慣,并由藥企、醫療機構等定期回收,從而將過期藥分類、處理的問題徹底解決掉。如此,可以實現家庭過期藥集中、定期處理,降低過期藥回收成本,又能實現全程監管,避免過期藥被隨意棄置,或者非法流入其它渠道。(江德斌) |
相關閱讀:
- [08-14] 推行垃圾分類莫忘了“過期藥”
- [08-14] 推行垃圾分類莫忘了“過期藥”
- [08-14] 推行垃圾分類莫忘了“過期藥”
- [08-14] 推行垃圾分類莫忘了“過期藥”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