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火銷售是美國的一大強項,但美國的軍火商很實際,在東北亞推動戰爭要演給誰看呢?顯然,很難有好的買家。如果作為新軍火產品的實驗基地,要是實驗效果好還能刺激銷售,要實驗效果不好牌子還不給砸了。要知道,這場戰役打響的同時,就是美國軍火商、俄羅斯軍火商、中國軍火商的一次正面對決。誰輸了都將導致市場份額的快速下降,可以說是場誰也輸不起的戰役。特別是中國軍火商近年來勢頭越來越猛,憑借價廉物美的優勢快速侵蝕著世界軍火市場的份額。美國軍火商的新武器一旦敗在中國的廉價產品上,將對美國軍火高端形象造成直接的沖擊。多年來,一直都沒有出現各大軍火商直接對決的局面,各方勢力都在適時規避對方。美國軍火商在新產品實驗基地的選擇上,一般都是在具有較大優勢的前提下進行的,如對付伊拉克之流。美國軍火商的新產品都取得了不錯的戰績,每一次作戰都為美國軍火商迎來了大量的訂單,通過實戰塑造了包括阿帕奇等軍工產品品牌;對付阿富汗之戰更是為其電子軍備銷售打開了大量市場。近階段,從公開消息來看,美國軍火商并沒有研制出什么神秘武器急于實驗,要這些軍火巨頭支持美國政府開戰幾乎很難。
東北亞軍火市場并不是傳統的通過軍事沖突來提高軍備,通過一點小沖突就想打開市場相當難。刺激東北亞市場不如刺激臺海關系,韓國的軍購只不過是臺灣軍購的一個零頭。以美國軍火商的立場來看,高端軍火的銷售應該定位在南亞印巴沖突、中東石油區,這兩個地方人傻錢多好戰,才是真正的發財好地方;非洲雖然戰事很多,但戰爭級別太低端了,一直都被作為庫存商品銷售圣地;東南亞也可以作為一個新的銷售試點操作看看。
讓東北亞燃起戰火來促進銷售是相當不明智的,花那么多錢倒不如再搞個閱兵儀式,找個大廣場來擺地攤,通過衛星轉播,讓全球各地的需求者都來參觀選購。銷售效果雖然不如實戰來得明顯,但也算比較和諧。再說哪次閱兵儀式主辦方不搞得熱鬧非凡,相當適合公款消費者。(王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