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醫衛體系離公眾需求差距較大
來源:經濟參考報 2011-12-30 編輯:黃水來
孫志剛介紹說,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基層公共衛生服務中的主體地位,以及在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中的‘網底’功能得到強化,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成效正在顯現。2011年1至9月份,城鄉居民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就醫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1億人次,增幅為13.2%。 此外,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正在“從疾病治療向全面健康管理轉變,保障群眾不生病、少生病。”除了看病以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還承擔10類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等健康管理職能,服務方式向上門服務和主動服務轉變。 2011年,絕大部分省份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標準達到或超過25元。截至2011年9月底,規范化電子建檔人數達4.33億人,免費為6773萬名15歲以下人群補種乙肝疫苗,為104萬貧困白內障患者實施手術等。 不過,“大病、小病都往三甲醫院跑”的現象,還是反映出老百姓對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水平的信任度不高“沒有人才吸引不了病人。”中國醫學科學院副院長曾益新說“老百姓干嗎一定要半夜排隊擠大醫院呢?還是擔心基層醫療水平不高,怕誤診誤治。” |
相關新聞
熱點推薦更多>>
互動精選更多>>
東南網旗下網站 | 律師嚴正說明 |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