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年,18歲時就讀寧波女子師范。
朱楓(1905-1950),女,原名朱諶之,字彌明,浙江鎮海人。1927年畢業于寧波女子師范學校,1938年至1944年,先后在黨領導的桂林、重慶、金華、上海“新知”書店辦事處工作。194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9年底受命由香港赴臺,執行秘密使命。1950年初由于叛徒出賣,被敵人逮捕,同年6月10日被害于臺北。
朱楓烈士生平簡介
朱楓,我黨隱蔽戰線杰出的無名英雄,原名朱諶之,生于1905年,出身鎮海名門。194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7年“七七抗戰”開始,朱楓毅然投入救亡運動,借鎮海民眾教育館舉行義賣展覽,出售自己多年創作和收藏的金石、書畫、手工藝制品等,得款全部捐獻抗戰運動。
1938年初,在武漢向黨領導的出版事業――新知書店捐款500元,武漢淪陷后前往湘西地區,后又遷回浙江;1939年夏,在浙江金華,會同黨派遣的華白沙、張一之二人,幫助臺灣愛國志士李友邦籌建“臺灣抗日義勇隊”,并捐資800元,解決義勇隊初建時的經濟困難。
1939年秋,赴皖南新四軍軍部,參加新四軍“隨軍書店”工作;1940年,“皖南事變”前奉命疏散至浙江金華,隨后,接任新任務前往日寇占領的上海,期間,為解決大后方革命出版事業的物資和經濟困難,變賣母親遺物,采購印刷物資,并親自押運繞道香港、大亞灣、沙魚沖等地,溯東江轉運至廣西桂林。
1940年至1942年,先后在新知書店總店和桂林辦事處工作,期間,代表組織三次進入“上饒集中營”,探訪慰問并設法營救朱曉光同志,出色完成任務。
1943年,接受整頓、加強書店副業“珠江食品店”的任務。1944年初,經武漢到上海參加新知書店駐滬辦事處籌備中的“同豐商行”工作;1944年10月,“同豐商行”遭敵人破壞,工作人員被捕,朱楓關押在日本滬西憲兵的牢房中,經受住殘酷刑審的考驗,在組織營救下出獄。
1945年后,在地下黨開辦的公開商業機構“聯豐棉布號”、 “鼎元錢莊”以公方代表身份負責財務工作;1948年,奉命調往香港,繼續從事黨的地下工作。
1949年1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朱楓接受黨的指示,經華東局派往臺灣執行秘密任務。11月25日,朱楓經香港乘開往臺灣基隆的客貨海輪抵臺。到臺灣后,按照預先的約定,朱楓盡快與臺灣工委書記蔡孝乾接上了頭,隨即又與吳石將軍取得聯系。幾天后,朱楓按照預定的工作方案,在基隆碼頭將已經到手的一批重要情報交到了中共華東局情報部交通員手中。
1950年2月,由于蔡孝乾被捕叛變,島內先后有數百名地下黨員被捕,隨即,朱楓也在舟山定海(當時仍由國民黨軍隊占據)被捕。朱楓被捕后,大義凜然、堅貞不屈,表現了一個共產黨員大無畏的革命精神。
1950年6月10日,朱楓烈士在臺北馬場町高呼革命口號,英勇就義,時年四十五歲。同時遇害的還有臺灣“國防部參謀次長”吳石將軍、吳石副官聶曦上校、臺軍聯勤總部第四兵站總監陳寶倉中將。此事轟動一時,朱楓是四人中唯一的女性。
1983年6月,朱楓被追認為革命烈士。(浙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