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彈指間,隨著經濟社會實現跨越式發展,江西省的婦女兒童事業也迎來了一個輝煌的發展階段。如今,在這片充滿激情的紅色土地上,到處是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婦女兒童們的笑臉就像井岡山上盛開的杜鵑——笑靨如花。
黨委政府傾心關懷,婦女兒童盡享民生福祉
“我以為自己就要在黑暗中度過一生了。”江西省新建縣松湖鎮錢州村的陳福蓮老人說,當年,她得了白內障后,日常生活十分不便,由于家里經濟條件不是很好,這個病一直拖了8年沒去治療。
“光明·微笑”工程啟動后,陳福蓮老人在兒女的陪同下,8年來第一次走出村子,來到南昌市第一醫院接受了免費復明手術。手術進行得很順利,當她睜開眼睛,重見光明的那一刻,老人激動地流下了眼淚。如今,陳福蓮的生活已能自理,老人每天樂呵呵的,逢人便夸贊黨和政府實施的“光明·微笑”工程好。
家住余干縣三塘鄉橋頭村,今年剛滿4歲的朱文斌,兩年前通過“光明·微笑”工程在江西省人民醫院做了唇腭裂手術,如今的小斌斌已經看不出原來的“兔唇”,每天燦爛的笑容給他的家人帶去了無盡的歡樂。
讓陳福蓮老人和小斌斌受益的“光明·微笑”工程始于2009年。
這一年,江西省委書記蘇榮在多次調研之后,提出在全省范圍內實施“光明·微笑”工程,免費為所有具備手術適應證的白內障和唇腭裂患者進行手術治療。
如今這項民生工程已為包括婦女兒童在內的全省近20萬名白內障和唇腭裂患者帶來了光明和微笑。
江西省委和省政府歷來高度重視婦女兒童事業發展,把關乎婦女兒童的福祉作為重要內容納入到民生工程的總體考量——
將免費婚檢納入省民生工程;
組織實施農村婦女“兩癌”檢查(截至今年7月底已為80余萬農村婦女實施“兩癌”檢查,救助婦女317名);
全省兒童先天性心臟病和白血病“兩病”免費救治;
……
江西省省長鹿心社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從2012年起“設立省級婦女兒童事業發展專項資金”,按全省婦女人均1元錢核撥婦女工作專項經費并納入財政預算, 據測算,專項資金總額將達到2200萬元。
今年江西省將建設首批200個省級村、社區示范“婦女兒童之家”,并按每個村、社區“婦女兒童之家” 3萬元下撥項目經費。此外,一批新的婦女兒童民生項目正在贛鄱大地逐步實施。
婦聯組織創新有為,婦女工作展現勃勃生機
去年12月29日,江西省撫州市崇仁縣六家橋鄉七分村舉行了一場村民委員會選舉現場觀摩會。經過無記名投票,農家女劉友青成功當選村委會副主任。劉友青的當選,得益于江西省在第八屆村(居)委會換屆選舉中推出的“三定位”政策,即女性在換屆中必須“定位候選、定位選舉、定位補選”。
江西省婦聯主席潘玉蘭認為,由婦聯組織適時提出的“三定位”措施,是黨建帶婦建,婦建服務黨建,黨群共建,拓展基層婦聯組織覆蓋面的有效舉措,對切實保障農村婦女民主權益,積極推動女性參政議政,推動全省女性進村“兩委”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江西各級婦聯堅持創新發展基層組織模式,她們在農村發展“婦聯(婦代會)+合作經濟組織”“婦聯+產業(企業)婦代會+專業婦女小組”等模式,實現區域內組織資源、產業資源有效鏈接;在社區推動婦女組織建在片區上、樓棟中,實現社區婦女組織無縫隙覆蓋。
江西各級婦聯還通過開展示范創建活動,推進基層婦女組織規范化建設。全省共有274個村(社區)被評為全國基層組織示范村(社區),基本形成了縱向到底、橫向到邊、條塊結合、全面覆蓋的基層婦女組織新格局。
婦女發展和婦兒維權一直是婦聯工作的重點抓手,江西各級婦聯組織堅持發展創新和維權服務不放松, 10年來,婦女發展和婦兒維權工作同樣展現了勃勃生機。
江西省婦聯在婦女發展領域創造了婦女小額擔保貸款的“江西模式”。截至今年7月,全省累計發放婦女小額擔保貸款52.9億元,直接扶持婦女個人創業10.6萬余人次,有效帶動婦女就業30余萬人次,各項數據在全國名列前茅。而近幾年,江西省內成立的“紅杜鵑”家政服務企業,均得到了婦女小額貸款的扶持。
2003年8月,江西省維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聯席會議制度正式建立,這一創新的制度形式,標志著江西省婦女兒童維權工作由婦聯組織內部單一運作向全社會齊抓共管的轉變。此后,婦女兒童維權投訴站、婦女維權合議庭、法律援助婦女工作站等一批婦女兒童維權機構的成立,為婦女兒童維權開辟了“綠色通道”。
創新也是江西各地婦聯一以貫之的主導思路——
江西農村婦女已占農村勞動力的65%以上,在新農村建設中,鷹潭市婦聯組織婦女積極參與農村衛生清潔工程,成為新時期村級婦代會參與社會管理創新的切入點和有效載體;
萍鄉市婦聯開展以“真情連你我,和諧入萬家”為主題的“五鄰里”活動,為平安家庭創建注入了新的活力;
都昌縣婦聯為全縣的村婦代會主任爭取到養老保險政策、德安縣從去年起對連續工作30年以上的村(居)女干部實施退任后享受每人每年720元的生活補貼;
龍南縣婦聯率先創辦的新婦女學校,以新農村、新女性、新思想、新作為為辦學宗旨,為深入推進新農村建設提供了新型婦女人才;
……
“聯”字當頭借勢借力,架起黨心民心“連心橋”
2003年10月,中共中央提出科學發展觀以來,江西各級婦聯以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為契機,更新觀念,改變“婦女工作婦聯做”的工作方法,發揮“聯”字優勢,借勢、借力,使婦聯職能得到了更好的發揮,在黨和政府與婦女群眾間架起了一座“連心橋”。
江西省婦聯在婦女遠程教育工作中頗有心得,這也是充分發揮“聯”字優勢,通過橫向與部門源頭合作的成果。她們依托并利用農村黨員現代遠程教育站點,把農村婦女現代遠程教育作為“婦女兒童之家”的最大品牌工作。通過積極爭取,江西省婦聯納入了江西省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工作協調小組成員單位,具體負責農村婦女現代遠程教育工作的指導部署、統籌協調和督促檢查。
目前全省初步建立了一支由村婦代會主任、女大學生村官專兼職的農村婦女現代遠程教育站點管理員隊伍,通過全省農村黨員現代遠程教育18638個村級終端站點,受益婦女群眾達1200多萬人。
善于借力的江西各級婦聯組織不僅為婦女群眾架設了“致富橋”,她們還通過借助基層組織之力、借助家長學校之力、借助社會愛心人士之力為全省260多萬名留守兒童架起了一座“幸福橋”——遍布全省的留守兒童工作室、留守兒童之家、留守孩托管中心等給留守兒童們帶去了關愛。
“聯”字還體現在江西省婦聯在涉及婦女兒童的法規政策制定的源頭參與上。10年來,江西省的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決定、未成年人保護條例、女職工勞動保護實施辦法、維護女農民工合法權益工作意見等的出臺或制定無不飽含著婦聯組織的心血。
一組江西省的兩綱數據,既體現了婦女兒童事業的日趨進步,也是婦聯組織借勢借力推動婦女兒童工作走上新臺階的佐證,更是黨和政府關心婦女兒童事業所結出的累累碩果——
全省孕產婦死亡率從2000年的10萬分之50.01下降為2011年的10萬分之13.93;嬰兒死亡率從2000年的34.8‰下降為2011年的10.7‰;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從2000年的43.4‰下降為2011年的16.85‰;
截至2011年年底,全省女性在崗職工參加基本養老、醫療保險的人數分別比上年提高16.50%和19.83%;參加生育保險的女性增長18.38%;生育保險覆蓋率比上年提高32.3個百分點。(本報記者 劉旭)
- 2012-08-27首部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公益電影《愛的鐘聲》啟動
- 2012-08-24關愛“小候鳥” 福建為留守兒童護航
- 2012-08-22福建:3萬愛心人士陪留守兒童過暑假
- 2012-08-22關愛“小候鳥” 福建多措并舉為留守兒童護航
- 2012-08-22誰來緩解留守兒童的“親情饑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