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婦女兒童享有更多獲得感和幸福感 ——五年來我省婦女兒童事業發展綜述 東南網4月12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何祖謀)五年來,我省婦女兒童事業與時代同進步,與社會共繁榮,取得全面發展。從省經濟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專章論述“促進婦女兒童事業進步”,到將堅持男女平等寫入黨代會報告,從制定符合我省實際的婦女兒童發展綱要、完善法律法規、健全工作機制,到推動民生項目落到實處、加大公共衛生等方面的投入力度,省委省政府始終把婦女兒童事業發展放在新福建建設的大局中統籌謀劃。 參政中積極作為 在福州,被譽為“小巷總理”的鼓樓區東街街道軍門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林丹,四十多年如一日奔忙在社區,為居民服務,抓黨建創新,以表率帶隊伍,在最平凡的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業績。為照顧社區里的空巢獨居老人,她創建了“居家養老服務站”;為解決雙職工家庭的后顧之憂,她開辟了150平方米的“小學生四點鐘服務站”…… 婦女參政的廣度與深度是體現婦女生存與發展狀況最重要的標志之一,林丹作為其中一個代表,在參政中積極作為。多年來,省委高度重視培養選拔女干部,推動婦女參政議政。廣大婦女依法行使民主權利,參與國家和社會事務管理,熱心基層公共事務,參政議政能力不斷提高,在各自崗位取得不平凡業績。 我省出席黨的十八大代表中女性比例為34.1%,十二屆全國人大福建代表中女性比例為25.4%,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省第十次黨代會代表中,女性比例為29.03%,比上屆提高2個百分點;十二屆省人大代表中女性比例為24.9%,比上屆提高1.4個百分點。2015年,全省村級組織換屆繼續“鞏固兩個一百”,保持100%的村委會班子中都有女性成員和100%的村婦代會主任進村“兩委”班子,選出女村主任460名,比2009年增加157名。五年來,我省女性公務員考錄數量占比逐年遞增。2015年,企業董事會和監事會中女性比例分別為43.2%和44.7%,分別比2010年增加20.9個百分點和14.9個百分點。“十二五”期間,全省累計新增城鎮就業325.58萬人,女性就業占就業人數的比例保持在40%以上;2014年、2015年,全省國有企事業單位的各類專業技師中女性均占50.8%,持續超過男性。 法律援助更便捷 2016年3月1日,莆田市城廂區人民法院向申請當事人蕭女士發出人身安全保護令,這是《反家庭暴力法》正式實施后我省發出的第一份人身安全保護令。 申請人蕭女士訴稱,婚后常遭丈夫王某毆打,并受輕微傷。城廂區法院經審查認為,蕭女士的人身安全保護申請符合《反家庭暴力法》的規定,于當日下午即向當事人發出人身安全保護令,禁止王某毆打、威脅、騷擾、跟蹤蕭女士。同時,人身安全保護令還明確,若王某違反人身安全保護令,法院將依照《反家庭暴力法》第三十四條規定,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訓誡,并可以根據情節輕重處以1000元以下罰款、15日以下拘留。 目前,全省已有37個法院整合婚姻家庭案件專門合議庭,設立了家事審判庭或家事法庭;全省建立法律援助機構165個,建立受暴婦女兒童救助(庇護)機構200個,2011-2016年,共有6.45萬人次婦女獲得法律援助,婦女兒童享有法律援助途徑更便捷。 在省級層面上,堅持省人大常委會維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聯席會議制度,省人大常委會積極開展《婦女權益保障法》及我省《實施辦法》執法檢查,并對省政府落實《婦女權益保障法》及我省《實施辦法》審議意見開展滿意度測評;省政府建立法規政策性別平等咨詢評估機制,推動性別平等理念納入法規政策的制定和實施,推動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立法;省政協開展反家庭暴力專項調研;省公安廳出臺《加強和規范公安機關處置家庭暴力工作的通知》;省法院探索家事專業化審判機制,我省成為全國為數不多的全面開展家事審判方式和機制改革的省份之一。 為創業扶上一把 “感謝婦聯巾幗扶貧貸款多年來對我的幫助。”當順昌縣婦聯副主席周韻珍將4592元巾幗扶貧小額貸款貼息款送到洋口鎮道吳村百合花種植大戶黃梅蘭手中時,黃梅蘭激動不已。 黃梅蘭從2008年起種植百合花,2010年準備擴大種植規模卻苦于資金短缺。縣婦聯得知后,通過巾幗扶貧小額貸款幫助黃梅蘭貸到5萬元,有了小額資金的扶持,她的種植規模越做越大。如今,她在道吳村租種了十幾個大棚百合花,種植香水、索蚌、西伯利亞、木門等品種百合花,年產百合花近十萬株,產值40余萬元,產出的百合花銷往上海、杭州、南京、廣州、廈門、福州等地。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在全省各級黨委、政府關心與支持下,各級婦聯組織充分發揮優勢和作用,為廣大婦女創業創新扶一把、幫一程,實施“創業創新巾幗行動”,創建巾幗眾創空間示范基地,截至去年12月底,全省共發放各類婦女創業、扶貧貸款3.41億元,受益婦女5900余戶;服務脫貧攻堅,實施“巾幗脫貧攻堅行動”,截至去年12月底,全省共發放巾幗扶貧小額貼息貸款、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母親創業循環金1.49億元,受益婦女6041戶。 同時,搭建婦女自主創新平臺,承辦“6·18”巾幗館,對接項目成果,征集女企業家和女能手技術需求、科技成果,聯合相關部門開展“紅牡丹行動”,為女企業家二次創業提供金融服務;推進女大學生創業就業,確立女大學生創業就業實踐基地,創建廈門北站創業大街、光彩兩岸電商谷等省級巾幗眾創空間示范基地,并激勵廣大婦女特別是女大學生、家政員等婦女群體投身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大潮,發放各類婦女創業、扶貧貸款,使廣大婦女受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