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視網評:網絡問政創新干群溝通的橋梁和紐帶
2014-03-10 09:03? ?來源:今視網 責任編輯:龔鏨瑒 劉寶琴 |
分享到:
|
隨著網絡的發展,微體系越來越受關注,如宜春市委市政府政務微博“宜春發布”,以“微體系”實現網絡問政,多方位版塊與網友互動等,織出一方“錦繡天地”。目前,該市已有7個縣市區開通政務微博,51家與民生事務密切相關的市直單位開通了政務微博。(詳見今視網3月6日) 由于消息化時代已進入白熱化,全民都是“麥克風”,網絡傳播速度之快令人難以預料,也難以控制。因此,政府開始創新社會管理,利用網絡這一重要工具,參與政府問政。通過網絡這一快捷的方式,直接而快速的聽民意、解民憂,以及及時準確地發布權威資訊,回應重大輿情。 創新網絡問政可讓政府更直接地傾聽民情民意,最大限度激發社會活力,正視民眾對于社會治理的公眾參與訴求。但筆都認為,開通網絡問政,對于一方政府來說其實是需要勇氣的,因為他將面臨數以萬計民眾的參與,要有聽得進建言、容得下批評的廣闊胸懷。 另外,網絡問政較傳統行政問政方式來說,開放、開明,百姓可實現直接網上反映問題,有效解決了傳統行政體系中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問題。 且由于網絡問政成本低廉,快捷、及時的優勢,有效解決傳統行政中出現的人才、物力等成本問題,如開個會,需要布置會場,領導來了還要好好招待吧,而網絡問政就沒有了這些麻煩。比如筆者了解到,江西上饒市委書記就要求下面所有領導干部開通微信,然后其通過微信,就能隨時隨地了解下面領導干部的動向,以及布置工作了解進展。 網絡問政還能監督政府、官員自律、廉潔。由于其公開、快速、透明化,對監督、督促一方政府執政為民,建立陽光政府、服務政府,依法執政、為民執政;并有效成為反腐監督的新形式,迫使領導干部自律、自覺接受監督。 網絡時代的迅猛發展,體現了人類的智慧。而創新網絡問政,筆者認為,不僅體現了一方政府開明、開放的思想,更重要的是創造了官民溝通的新方式,成為領導干部與普通群眾溝通的橋梁和紐帶,是政府進步的體現,踐行群眾路線的體現。(良保) |
相關閱讀:
- [ 02-17]網絡問政統一入口不僅僅是便捷
- [ 01-24]新媒體“微應對” 肇慶公安網絡問政再發力
- [ 01-17]讓網絡問政成為民聲的擴音器
- [ 01-17]王景玉:網絡問政的政治效能感淺析
- [ 01-15]山東日照交警網絡問政收集意見1200余條
- [ 01-14]瑞安全媒體網絡問政走在浙江前列
- [ 01-13]全媒體網絡問政高峰論壇在瑞安舉行
- [ 01-10]中國網民數量超6億 網絡問政成政民溝通普遍形式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