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高效率的管制體制是深化壟斷行業改革的保障
1.管制是壟斷行業改革后解決市場失靈的制度安排
壟斷行業的自然壟斷性決定了壟斷行業是一個最為典型的市場失靈領域。根據傳統經濟理論,在壟斷行業實行國有制,即實行國有企業壟斷經營的體制,但實踐證明這是一種低效率的制度安排。這是在壟斷行業實行以引進與強化競爭機制和推進民營化為主要改革內容的基本理由。與此相適應,政府對原有壟斷行業實行國有企業壟斷經營的制度安排就不適應改革后的壟斷行業的需要,如果不進行制度創新,就會嚴重地阻礙壟斷行業的快速發展。這在客觀上要求對壟斷行業實行新的制度安排。
管制是具有法律地位的、相對獨立的政府管制者(機構),依照一定的法規對被管制者(主要是企業)所采取的一系列行政管理與監督行為。管制是壟斷行業改革后解決市場失靈的新的制度安排。這是因為,對壟斷行業實行以促進競爭和民營化為主題的管理體制改革后,原有單純的國有企業將改革成為混合所有制企業,而且,相當數量的民營企業進入壟斷行業,成為壟斷行業的經營主體。由這些企業的性質所決定,它們將主要以利益最大化為經營目標的,同時,它們仍然具有一定的壟斷力量,這就會形成一種新的市場失靈。但改革后,政府就不能像過去管理單純的國有企業的方式去管理混合所有制企業和民營企業,從而“倒逼”政府改革壟斷行業的傳統管理體制,建立與壟斷行業改革相適應的新的管制體制,對這些混合所有制企業和民營企業實行有效管制,以解決壟斷行業改革后新的市場失靈問題。
同時,壟斷行業改革后,還要求政府管制方式的創新。如前所述,壟斷行業改革后,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在壟斷行業分布的基本格局是,國有企業主要分布在具有網絡性的自然壟斷性業務領域,而民營企業則分布在競爭性業務領域。對于民營企業,政府盡可能運用市場機制,采取間接的、激勵性的管制方式,以引導民營企業在實現自身經濟利益的過程中,同時實現社會公共利益。對于國有企業,政府也要改變原有的管制方式,模擬市場競爭機制,盡可能采取激勵性的管制方式,刺激國有企業提高效率。
正因為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基于以壟斷行業管制為核心內容的經濟性管制的重要性,同時,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日益強調對環境保護、衛生健康和工作場所安全等方面的社會性管制,中國已將政府管制(市場監管)作為一項重要的政府管理職能。因此,壟斷行業改革后,管制是確保壟斷行業有序健康發展,維護消費者利益的必不可少的一項制度安排。隨著壟斷行業改革的深化,必須加強對壟斷行業的有效管制。
2.有效管制需要建立高效率的管制體制
中國壟斷行業的傳統管理體制是建立在國有企業壟斷基礎上的,并通過國有企業壟斷經營以解決市場失靈問題。但壟斷行業改革后,政府通過管制手段解決市場失靈,顯然,原有的傳統管理體制就不能適應有效管制的要求,必須建立新的管制體制。而且,壟斷行業改革后,實行政企分離,政府與企業之間脫離了傳統的直接管理與被管理關系,這也要求建立新的管制體制。可見,政府管制體制對于政府管制效率具有決定性影響,對壟斷行業實行有效管制必須建立相應的管制體制。
建立中國壟斷行業管制體制,實質上是對原有計劃體制下的管理體制進行改革,建立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管制體制。從發達國家的經驗看,管制體制的基本框架主要是由完善的法律制度、高效率的管制機構和有效的社會監督機制這三方面內容組成的。其中,完善的法律制度是政府管制的基本依據,高效率的管制機構是實現有效管制的組織保證,有效的社會監督機制是促使管制機構以公共利益為導向實行公平、公開、公正管制的重要外部力量。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1] V.V.Ramanadham. Privatization: A Global Perspective. Lodon:New York:Routledge, 1993.p5.
[2] Dieter Helm, Tim Jenkinson. The Assessment: Introducing Competition into Regulated Industry. Oxford Review of Economic Policy, 1997(13).
[3] 王俊豪.市場結構與有效競爭[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4-37.
[3]Wang Junhao. Market Structure and Workable Competition. Beijing: Renmin Press, 1995. pp34-37.
[4]William W. Sharkey. The Theory of Natural Monopol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2. pp4-5.
[5] 張卓元主編.國企改革建言[M].廣州:廣東經濟出版社,2000.78-79.
[5]Zhang Zhuoyuan. Some Suggestions for State-owned Enterprises Reform. Guangzhou: Guangdong Economic Press, 2000. pp78-79.
[6] 張嚴方.電信產業規制與社會福利——以手機漫游為例[J] .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6).
[6]Zhang Yanfang. Telecommunication Industry Regulation and Social Welfare—Taking Mobile as an Example.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2007(6).
[7]王俊豪,王建明.中國壟斷性產業的行政壟斷及其管制政策[J] .中國工業經濟,2007(12).
[7]Wang Junhao, Wang Jianming. Administrative Monopoly in China’s Natural Monopoly Industries and Its Regulatory Policy. China Industrial Economy, 2007(12).
(作者王俊豪:浙江財經學院院長、教授,杭州310018)
![]() ![]() |
- 2009-10-13打破壟斷才可能有“航空式服務”
- 2009-09-23否認壟斷背后的破裂讓人憂慮
- 2009-09-23從不存在壟斷言論看壟斷的傲慢
- 2009-08-31破壟斷,路還有多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