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分配問題與社會問題乃至政治問題往往是緊密相聯的
主持人:貧富差距擴大、收入分配不公等問題如果解決不好,會對社會發展產生什么影響?
汪玉凱:收入分配問題,表面上看似乎是一個單純的經濟利益調節問題,但實際上與一定時期的社會問題乃至政治問題往往是緊密相聯的。
從社會問題看,當一定時期一個社會的收入分配制度合理、科學,不僅可以極大地調動社會成員的積極性、創造性,提高勞動生產率,而且還能夠減少大量的社會矛盾和社會沖突,有利于社會的和諧發展,成為促進社會穩定的安全閥和穩定器。反之,如果一定時期一個社會的收入分配制度不合理,有明顯的缺陷,就會誘發、導致一系列社會問題的出現。比如貧富差距擴大,仇富心理蔓延,社會犯罪率上升等。
從政治問題來看,一定時期收入分配的制度安排,不僅體現著政府的政策導向、價值目標等,而且也直接檢驗著其政治結構、政治過程的合理性。比如,如果一個社會的收入分配制度不合理,出現了明顯的收入分配不公,而政治體系又缺乏基本的自我糾錯能力,不能及時調整政策,甚至政策過程還在強化這種不合理,就會導致公眾對政府的信任度下降,群體性事件增加,當問題得不得及時解決,甚至會直接威脅到政治穩定,引發大規模的社會政治動亂等,產生嚴重的政治后果。
當前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存在的三個問題
主持人:當前我國國民收入分配格局主要存在哪些問題?
余斌: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涉及到三個層面的問題。
第一個問題就是勞動所得占GDP的比重,呈現出一種持續下降的趨勢,而且把我國目前勞動所得占GDP的比重跟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相比較,是明顯低于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的,大約低十多個百分點。在初次分配中,勞動者得到的太少,資本得到太多,這是不合理的地方。
第二個問題是政府用于養老、醫療、教育等社會保障方面的支出明顯低于同等收入水平國家的平均水平。由于政府用于社會保障等方面的支出明顯不足,老百姓即使有錢也不敢消費,因為未來生活當中有很多不確定性。把中國政府用于養老、醫療、教育這三個方面的支出占政府總支出的比重,跟世界上人均GDP三千到六千美元國家的平均水平相比較,我們相差了二十多個百分點。政府把大量的收入用于基礎設施建設、支持國有企業的發展等,而用到他該用的地方明顯不夠,從而使老百姓明顯地在教育、醫療、養老方面得不到政府有力的支持,或者得不到政府提供的保障。從調整的角度講應該怎么辦呢?我認為政府應該把大量地用于基礎設施建設,用于經濟發展的投入資金更多地轉變過來,用于向全體公民提供養老、醫療、社會保障,而且不斷提高保障水平。
第三個方面的問題,是城鄉居民之間、地方之間、行業之間的收入差距呈現出不斷擴大的趨勢。也就是說政府用于收入調節方面的一些政策,我們認為它只是起到了一種抑制差距擴大的速度,而并沒有改變差距擴大的趨勢。政府在二次分配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力度明顯不夠。
在國民收入分配結構存在的所有問題中,我認為只有充分認識產生這三個問題的原因是什么,針對這些原因提出政策措施,而且加大力度,才有可能解決這些問題,我國的發展方式才有可能真正轉變到主要依靠消費擴張的軌道上來。
- 2010-03-12韓康:中國經濟為什么能最先走上復蘇之路
- 2010-03-12淺談心理結構對領導班子功效的影響
- 2010-03-12英語植入漢語,怎么看,怎么辦?
- 2010-03-12教育經費,如何保障?
- 2010-03-12網民心理分析及疏導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