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2011年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回顧及展望
www.xpshebei.com?2011-12-26 18:17? 丁元竹?來源:《學習時報》 我來說兩句
辭舊迎新,盤點2011年我國在社會管理領域取得的重要突破及存在的問題,展望2012年我國社會領域面臨的創新任務,對于維護社會秩序、激發社會活力十分有意義。要深刻認識到,社會管理和社會建設都不會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都將是長期的戰略任務,需要扎實工作,步步推進,逐步建立起適合現階段發展需要的社會治理體系。 一、現代化進程中的重要戰略部署 (一)把社會管理擺在更加突出位置 2011年2月,胡錦濤總書記等中央領導同志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社會管理及其創新專題研討班上深刻闡述了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明確提出了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指導原則、主要任務和實施措施。同時,我們也注意到,2011年10月,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對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做出了戰略部署。在短短8個月內,中央對社會管理和文化發展做出重要決策,足見兩項工作之重要。而且,十七屆六中全會在強調進一步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的同時,也要求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和風險意識,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對于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意義重大。 (二)緊緊扣住新時期“中心課題” 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是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總體布局的核心任務之一,是新時期的“中心課題”。早在1990年,鄧小平就指出,社會主義最大的優越性就是共同富裕,這是體現社會主義本質的一個東西,將來總有一天要成為中心課題。基于當前國內外形勢,鄧小平的這個話包含了兩方面的涵義:一是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的階段要把共同富裕問題和利益關系作為中心問題;二是2010年底以來,西亞、北非、西歐、北歐等地發生了一系列的社會事件,導致這些地區或國家的社會問題凸顯,社會矛盾激化,社會沖突加劇,社會風險劇增,甚至在一些國家從社會領域傳導到政治領域,導致政權更迭。最近,在英國、美國連續發生的一系列社會動蕩,究其根源,也是社會不公平不公正矛盾激化的結果。這些說明社會管理必須始終把促進社會公正擺在重要位置。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2-19]三明市民宗局在創新社會管理中的實踐與探索
- [ 10-08]加快發展現代交通助推社會管理創新
- [ 09-26]發揮基層黨組織在社會管理中的作用
- [ 09-14]祝靈君:基層黨組織在社會管理創新中應有大作為
- [ 07-25]加強非公有制經濟領域社會管理的思考
- [ 06-13]推進高校社會管理模式的實踐創新
- [ 04-26]當前我國社會管理面臨四大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