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禁拍事件凸顯人大代表履職之要
2015-03-18 14:58:02?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此前,北京市人大代表、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稅務系主任劉穎在地鐵內拍照,被地鐵員工要求刪除照片。劉穎表示,以前自己并不清楚地鐵不能拍照,雖然可以理解在大客流情況下地鐵內不適合拍照,但希望地鐵可以公示不能拍照的原因。(2015年3月17日《法制日報》) 劉穎不可能是第一個在地鐵內拍照的人,也不會是第一個被地鐵員工要求刪除照片的人,然而之前這樣的事情沒有引起關注,到了劉穎這里卻一下子萬眾矚目,還引得北京地鐵官微發起“地鐵內可以拍照”的民意調查,甚至“地鐵內禁止拍照”的規定可能由此廢除,這都在于劉穎人大代表的身份,在于她敢于提出問題和質疑。 普通民眾“人微言輕”,對于一個事件發表的看法和意見,不受關注或者說受到的關注程度低,更不可能形成熱點和熱議,人大代表是人民的代言人,這時候他們若能發聲,則可能取得完全不同的效果。此次的地鐵禁拍事件,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筆者由此想到了人大代表的履職問題。在剛剛結束的全國兩會上,眾多代表委員建言獻策共商國是,但是也有一部分代表要么沉默不語,要么雷語頻頻,作為人民代言人的他們,不去認真履行職責,將人大代表的身份只當榮譽不當責任,這就造成了人民的集體缺席和失語。 地鐵禁拍事件的熱度不減,充分體現了人大代表的履職之要,既然擔任人大代表,就當知責任與使命,就要敢做敢為、敢說敢言,對于涉及人民利益的事、對于不合理的規定制度,必須要有自己明確的態度和觀點,而不是裝看不見,只握手、拍手、舉手。 像地鐵禁拍事件中劉穎這樣的代表可以更多一些,敢于對諸如“地鐵禁拍”的情況問個所以然的代表更是多多益善。 |
相關閱讀:
- [ 02-13]限制地鐵人流,硬堵不如巧疏
- [ 02-03]地鐵,公共權益的市場如何規范
- [ 01-09]巴黎地鐵漲價的“藝術”
- [ 12-30]瑞士為什么不修地鐵?
- [ 12-26]上海地鐵行乞男童“打死你”是封控告信
- [ 12-19]治堵:限行不如“限心”
- [ 12-15]地鐵工作人員應“文明”勸阻乘客
- [ 12-12]地鐵也禁止拍照?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