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污染后治理”的發展模式對平陽是個教訓,對其他地方是個警示。欠發達地區具有后發優勢,但如何利用后發優勢是有講究的。復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與黨中央提出的確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相悖。】 據新華社11月22日報道,經過10余年的反復整治,浙江平陽這個曾被稱為“中國皮都”的制革加工基地的污染狀況終于有了顯著改觀。然而近年來,外省一些經濟欠發達地區承接了不少被平陽淘汰的生皮制革加工生產,有的地方甚至把降低環保要求當做招商引資的優惠條件之一。對此,不少專家指出,平陽走過的彎路和教訓,值得一些地區警醒。 “先污染后治理”讓平陽付出了巨大代價,教訓深刻。據報道,從2003年被掛牌督辦起,平陽大規模的集中整治行動有11次。政府之前從制革業獲得的收入都投到了后期治理,還遠遠不夠。而且后期治理復雜艱難,反反復復,當地社會聲譽受到不小損害,而且還在一定程度上危及了公眾健康。更重要的是,平陽為治理環境損失了一些寶貴的發展機遇。 平陽的治污歷程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解剖其“先污染后治理”的成因也極具借鑒意義。比如,“先污染后治理”的觀念長期根植于一些人頭腦中,一些地方經濟發展方式的調整滯后,不能處理好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關系,治污存在短期行為,治治停停,缺乏壯士斷腕的決心。一些企業不愿意放棄眼前利益,治污修修補補,偷排、不達標等問題令當地防不勝防,客觀上延長了治理的時間,加大了治污的成本。 然而,在一些地方特別是欠發達地區,不時出現復制“先污染后治理”模式的問題。一些東部發達地區淘汰的高污染產業,被西部一些欠發達地區當成“香餑餑”,敞開大門引進,還給予各種優惠條件,降低環保要求甚至被一些地區當成“優勢”,這無疑是飲鴆止渴。 一些欠發達地區急于發展經濟,但在承接產業轉移時不加選擇、甚至無視環境保護,這種做法無疑是急功近利的。不僅會給當地的長遠發展帶來危害,而且會影響到國家的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戰略的實施。當地即使能夠暫時獲得一些利益,但未來的治污壓力也可能帶來無法承受之災。 不能再復制“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了,這既是一個觀念問題,更是一個責任問題。一些地方總覺得本地區環境容量大,污染的負面效應可以控制,只要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財政收入增加了,基礎設施改善了,就可以提升本地區的吸引力,進而引進先進的產業、優勢的項目,等優勢產業集聚效應產生支撐效應后,再淘汰落后產業也來得及。不得不說,這種“用空間換時間”的想法客觀上推動了一些地方承接高污染產業的現象,加大和延長了全國范圍內環境治理的難度和整體進度。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先污染后治理”的發展模式對平陽是個教訓,對其他地方是個警示。欠發達地區具有后發優勢,但如何利用后發優勢是有講究的。復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與黨中央提出的確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相悖。一些地方在承接產業轉移、選擇發展模式時切記,“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沒有前途,只會得不償失。 |
相關閱讀:
- [ 11-10]為環保部督查遼寧霧霾重污染提三條建議
- [ 11-10]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為什么失靈
- [ 09-30]盡快治理楚河污染
- [ 09-25]罰學生抽煙“污染費”模糊了教育焦點
- [ 09-25]拿“學生污染費”罰單說事是一葉障目
- [ 09-08]誰能回答污染下鄉的發展之問
- [ 09-06]拒絕污染 “上山下鄉”
- [ 09-01]有獎舉報污染,為何應者寥寥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