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州中山大學關于“草坪禁入”的規定招來部分師生的反對,同時引起社會熱議。上周五,該校社會學教授王進帶著學生到草坪上課,遭到學校保安的“驅趕”。12月11日,中山大學保衛處通過微博回應此事稱:“校園不能成為隨意嬉鬧的公園和樂園,校園應該高雅有品位。”(12月15日《北京青年報》) 教師帶著學生在學校的草坪上上課,結果引來了保安人員。于是,師生和保安之間發生了糾紛。這種糾紛表面上看是師生和保安之間的,而實際上是師生和學校之間的。師生的訴求是,在草坪上上課應該是被允許的。學校的理解是,在草坪上上課就是踐踏公共綠地。 應該說,學校的“草坪禁令”和師生的“草坪訴求”都不是大錯特錯的事情。對于學校而言,他們是從維護公共設施的角度推行“草坪禁令”的,既然社會上都提倡“不要踐踏草坪”,作為文明的前沿陣地,學校當然也有責任告訴師生“小草也是有生命”的。但是,師生的“草坪上課”就錯了嗎?其實,也沒有錯,在草坪上上課,一來是與大自然的親密接觸,二來是一種心情的愉悅。不僅如此,這其實也是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 這是“草坪禁令”和“草坪訴求”的激烈碰撞。不過,歸根結底,這實際上是“過度保護”和“合理利用”的碰撞。就師生在草坪上上課的圖片來看,筆者以為這還真算不上是“踐踏草坪”的性質。師生上課的時候,是秩序井然的圍坐在草坪之上的,物品擺放的也都井井有條。這種“草坪上課”其實危害并不是太大,這不是對小草生命的踐踏,而是人與自然的和諧場景。 我們在保護草坪的時候,要分清楚性質,要做到更好的保護,但是不能把更好的保護,變成極端的保護,教條的保護,死板的保護,過度的保護。草坪不應該僅僅是用來看的,也應該是用來親近的,用來撫摸的。 眼下的城市草坪是十分脆弱的,再也不是以往我們傳統認知中的“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草堅強”了。在城市里草坪很多,可是能夠供人們在上面玩耍、休憩、放松的草坪卻難得一見。延伸了來說,筆者以為,我們需要改變這種“草脆弱”的現象,讓“不能踩的草坪”再少些。在城市公共草坪的建設中,應該引進、培育一批“可以踩的草坪”,“不怕踩的草坪”。讓公眾在鋼筋水泥的城市叢林里,也能有那種“草原之上策馬由韁”的自由和灑脫。當然,要劃清“踐踏”和“親近”的區別。 在廣闊的鄉野,在廣袤的濕地,有多少野火燒不盡的“草堅強”?而我們城市的草坪為何都成了“草脆弱”了?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曾經描述“踏青”的畫卷,睡在草地上的浪漫。這不應該成為一種奢望。這需要城市管理部門改變目前的草坪建設思路,要建設一些“可以踩的草坪”和“不怕踩的草坪”。 |
相關閱讀:
- [ 12-15]“草坪上課”也該是大學的品位
- [ 05-28]禁入草坪,何以“詩意棲息”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