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福建婦聯新聞> 婦女與法 > 正文
      生男偏好依然十分強烈的深層原因
      www.xpshebei.com?2017-03-22 21:13:37? ?來源:中華女性網    我來說兩句

      生男偏好依然十分強烈的深層原因

      ——全國六個縣村規民約調查報告(上)

      編者按

      出生性別比失衡已經成為阻止我國性別平等的最大障礙之一。

      出生性別比失衡與性別平等是什么關系?中央黨校性別團隊帶著上述問題,到湖北、廣西、安徽的6個縣進行村規民約調查。該調查以性別平等為重心,從生男偏好、民風民俗、資源分配、村規民約文本4個方面著手,進行深度訪談座談以及數據收集。調查顯示,有關性別不平等狀況依然存在,必須引起重視并采取相關措施加以改進。

      該團隊在個案分析與問卷統計的基礎上,提出五方面的調查發現與建議。本版分上下兩篇陸續刊登。

      ■ 李慧英

      出生性別比失衡已經成為阻止我國性別平等的最大障礙之一。據世界經濟論壇“全球性別差距指數”統計,由于出生性別比失衡,影響了我國在國際社會性別平等的排序。在這里探討的是,出生性別比失衡與性別不平等是怎樣發生關聯的。

      2016年11月,中央黨校性別團隊分別赴廣西壯族自治區、安徽省、湖北省的6個試點縣,進行深入調研。該調查以性別平等為重心,從生男偏好、民風民俗、資源分配、村規民約文本入手,分別在12個村和6個社區召開座談會并進行深度訪談。在6個縣政府的協助下,發放并回收1508份調查問卷,通過定性和量化調查探究性別平等與出生性別比失衡的內在聯系。

      生男偏好依然十分強烈

      生男偏好有兩種,一種是喜歡某一性別,但不會為此進行生育選擇。另一種是必須要男孩,不生男孩誓不罷休。本文談到的生男偏好指的是第二種情況,它已經成為一種生育情結。

      了解生男偏好,既可以從生育觀念入手,也可以從生育行為入手,后者更可以反映深層的生育意愿。

      數據統計顯示,純女戶比例最低,純男戶比例居中,有兒有女戶比例最高。

      從項目縣純女戶比例來看,純女戶占比最高的是安徽B縣15.73%,占比最低的是湖北B縣只有5%。在沒有人為干預的情況下,按照正常的出生性別比100:107計算,純女戶占比應當是23.33%。而實際數據顯示,6個縣的純女戶大大低于這一比例,4個縣都在10%以下。反映出千方百計要男孩的生育觀念對生育行為的影響。

      純男戶的占比排在第二位。純男戶占比最高的湖北A縣32.11%,占比最低的廣西A縣18.21%。這里存在著一個規律,純男戶占比高的地區,有兒有女戶就會低一些,反之,有兒有女戶就高一些。說明兩點:第一,在二孩控制嚴的地區,就要從純男戶上找回來,必須要男孩。第二,在二孩控制不嚴的地方,生育兩個孩子,其中一個必須是男孩。

      出乎預料的是,有兒有女戶的比例最高。有兒有女戶占比最高的是廣西B縣高達73.92%,最低的是安徽A縣57.95%。這里反映了村民的雙重愿望,必須要二孩,在二孩中兒子又是必須的。生男情結并未伴隨“全面兩孩”政策消失,而與“全面兩孩”政策糾結在一起。

      村莊的風俗習慣

      生男情結,扎根在鄉村社會的風俗文化里,從婚喪嫁娶,到姓氏傳承,以及家譜祠堂等,都在延續、固化一定要兒子的生育觀念。因為司空見慣已經成為集體無意識,成為無所不在而又熟視無睹的文化現象,成為人們的生活方式和行為方式。

      婚禮習俗:男娶女嫁

      各個地區的婚禮儀式細節上千差萬別,但是男娶女嫁卻驚人一致,不論是在漢民族還是在少數民族。男娶女嫁是一種強制性的婚居模式,即女方結婚一定要居住在男方家,而不能留在娘家,女方要為男方父母養老送終,生兒育女。這種婚居模式的生命力更多來自于村民內心對此的認同。從調查的情況來看,女孩結婚后必須住到婆家的認同度普遍高達78%以上。其中湖北B縣高達90%,廣西B縣達到89%,安徽B縣達到84%。

      根據調研情況來看,漢民族更講究男女有別,男娶女嫁滲透在每一個細節,從定親到迎娶,男方家的角色是花錢,女方家的角色則是要錢。男性結婚要娶妻,女性結婚要嫁人,男娶女嫁的婚居模式始終沒變。這就使得生男生女不一樣,生兒子可以為父母養老送終,養女兒是為公婆養老送終,成了賠錢貨,女兒的價值大大貶值。

      葬禮習俗:男女有別

      生老病死是人的生命歷程,死亡是生命歷程的終點,也就有了葬禮。性別排斥的觀念正是通過葬禮被強化的。在漢民族葬禮上對于男女、親屬、輩分都有嚴格規范,通常是男性在葬禮上扮演主要角色,如兒子主持葬禮。

      男性主持葬禮,6個縣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比較低一些,通常在35%左右,一類更高一些,達到50%左右,在6個縣里都有排斥女孩祭祖的情況。

      這種男女有別的習俗,使得男孩成為必須,哪怕在家里不能為父母盡孝,也能在大庭廣眾的葬禮上,顯示出有男孩的面子。這種男女有別的葬禮使得沒有男孩的家庭壓力特別大,以至于送終的葬禮難以舉行。

      祠堂神臺與家譜

      在湖北、安徽和廣西,不少家庭都擺有神臺,神臺指的是家中擺放的祖先的牌位。

      在湖北B縣等漢族地區,神臺放在一進門的廳房里,在廣西壯族地區則放在樓上最高的地方,用來祭拜祖先。這里的祖先全部都是父系祖先,在各種節日祭拜祖先已經成為固化的風俗。父系祖先是家庭延續的鏈條,沒有兒子,鏈條就會斷裂脫落,這就使得男孩價值遠遠高于女孩價值。

      調研發現,6個縣都有大姓,一個大姓兩個大姓三個大姓不等,在各個縣村莊中所占比例少則達到一半以上,如湖北A縣達到58.51%,最多的是安徽的A縣高達85.32%。不少大姓都爭先恐后修建祠堂,其中有3個縣修建祠堂村莊比例均超過60%,有些將廢棄的小學校改為祠堂,有些在空地上建起祠堂。

      祠堂的出現說明,鄉村的家族有一定的凝聚力,很多祠堂都是家族內部成員按照財務公開透明的原則集資修建的。同時,祠堂也強化了父系祖宗的重要性,沒有兒子就沒有辦法形成父系,所以,兒子的繁衍是必須的。

      幾乎每個縣都有家譜和族譜,越是有經濟實力,同時認同父權制文化,家譜族譜就越興旺。在弘揚中國傳統優秀文化的氛圍內,家譜族譜成為新時尚被推崇。族譜和家譜一定會強調姓氏,如杜家族譜、王家家譜,姓氏是按照父系傳承的。這在農耕社會是天經地義的,毋庸置疑的,女孩子不能傳姓氏,也不能入族譜家譜。

      在6個項目縣,絕大多數的村民都認為孩子要跟父姓,因為女方家會有自己兄弟家的孩子。子女隨父姓的認同度在所有選項中認同度最高,基本都在90%。

      即使是少數的上門女婿,也是隨孩子父親的姓氏。一位純女戶的女性家長對自己將來女兒的希望是,“無論男女,也沒有想過隨自己家姓,畢竟一直以來都是隨父親姓的,別人家的孩子娶自己女兒也是希望孩子隨父親姓,進行傳宗接代,不太想鬧出更多矛盾。”在廣西走訪的村莊中,不論是壯族還是漢族,村民都認為孩子要跟父姓。結果是,生育男孩就成為必須,否則,家譜族譜就無法續下去。

      村規民約與集體資源分配

      從數量上來看,6個縣的村規民約文本占到八成以上。值得注意的是,村規民約一旦遇到集體利益分配,就容易排斥婦女,對于婚姻變動的婦女往往嚴格限制。

      宅基地分配

      我們在調查問卷中設置了這樣的選擇題:宅基地只分男孩。回答“是”和“大多數是”的村莊有一半,其中最高的是湖北B縣64.32%和安徽B縣60.78%,最低的是廣西B縣39.85%,安徽A縣43.63%。也就是說,宅基地分配在50%的村莊有性別選擇,遵循的規則是分男不分女。一個家庭無論有幾個兒子,也不管是否符合計劃生育政策,無論是否結婚都可以獲得宅基地。

      女兒結婚要留在村里就會受到苛刻限制,有兒子的家庭女兒不能招婿,純女戶家庭只能有一個招婿,理由就是男娶女嫁。

      耕地分配及村民待遇

      耕地山林池塘都屬于生產資料,20世紀80年代初,農村實行土地聯產承包的初期,耕地是按照土地保障的原則——男女老少人均一份進行分配的。男性農民獲得土地后可以“一直擁有”,而得到土地的女性農民的耕地常常“得而復失”。

      在女性農民中,婚姻的變化對于土地權利帶來的影響最大。首先是結婚,有兒有女的家庭嚴格限制女兒結婚留在村里,其撒手锏就是取消村民待遇,土地收回福利取消。調查發現:在6個項目縣有兒有女的家庭,“女兒結婚不享有村民待遇”一項達到22.2%。其中該項比例最高的是湖北B縣,達到44.6%。

      隨著女性結婚,娘家村的所有福利一律取消,不再繼續享有,包括土地。如果,將兒女雙全戶和純女戶加起來認識資源分配對于女兒的限制,就可以看到女兒不能享有村民待遇在6個縣普遍存在,湖北B縣最為嚴重超過一半,占59.28%,廣西B縣達到54.14%。

      如果女性遵循父權制的規則,嫁到男方所在地,會被視為理所當然應該享有村民待遇。一旦婚姻出現變故,女性不再作為媳婦,而成為獨立的個體,又會遭遇困境:留不下,婆家村會排斥,既然已經不再是婆家媳婦,就不能享有村民待遇,常常導致農村婦女“兩頭空”。在這里,排斥最強烈的是安徽B縣53.67%。而男性的情況卻不同,已經脫離了農村的公務員,平均35.77%都在農村保留著村民待遇,形成了極不合理的“兩頭吃”。

      完全沒有性別歧視的村莊少而又少,在1508份問卷中只有8個村莊,比例只占0.67%。而且,制定村莊性別規則,婦女代表平均在22%,與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規定的三分之一以上相差10多個百分點。由此,集體資源分配規則,成為最大的利益導向,強化了生女不如生男的生育觀念。

      生男偏好的生育觀念,與村莊的風俗習慣以及集體分配制度,相互連接互相支持,從而構成穩固的性別不平等的三角結構,使得出生性別比失衡得以長期存在。

      (作者系中央黨校教授、博士生導師)

      相關新聞
      相關評論>>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国产人免费人成免费视频| 性做久久久久久| 亚洲第一永久在线观看| 草草久久久无码国产专区| 国产精选91热在线观看| 两个人看的www免费高清| 最近中文字幕高清中文字幕电影二 | 老色鬼欧美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鬼色| xxxx日本性| 日日噜噜夜夜狠狠va视频| 亚洲区小说区激情区图片区| 91www永久在线精品果冻传媒| 新婚之夜女警迎合粗大| 亚洲一区电影在线观看| 老色鬼久久亚洲av综合| 国产精品99久久久精品无码| eva樱花动漫网| 手机在线观看你懂的| 亚州av综合色区无码一区| 深夜爽爽福利gif在线观看 | 一男n女高h后宫| 日本成人在线网站| 亚洲丶国产丶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网| 可以看污的网站| 青青青手机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小说| 99re6免费视频| 孩交精品xxxx视频视频|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人成aaa| 精品1州区2区3区4区产品乱码| 国产亚洲综合成人91精品| 人人洗澡人人洗澡人人| 国产香蕉尹人在线观看视频| tom影院亚洲国产一区二区| 把数学课代表按在地上c视频| 久久综合第一页| 欧美亚洲国产丝袜在线| 四虎免费大片aⅴ入口| 黄色片免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