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都記者發現,廣東一些市政府的官網上有商業廣告,有民營醫院廣告、購物中心、賣手機、銀行廣告等。而早在2012年,廣東省政府辦公廳就下發了廣東省政府網站管理辦法明確要求,政府網站不得從事商業活動。(5月11日《南方都市報》) 政府網站是各級政府機關履行職能、服務公眾的官方網站,作為創新社會管理、公開政府信息、傾聽民眾呼聲、樹立政府形象的平臺,政府網站是不折不扣的“網上政府”。其性質,是依靠財政資金運行的非營利性服務類網站,這就決定了政府網站必須堅持公益性,遠離商業經營活動。正因如此,廣東省明文規定政府網站不得從事商業活動。 但實際上,一些市、縣政府網站上卻不同程度地出現了商業廣告。政府網站發布廣告,目的當然是賺錢——河源市就表示,這樣做是因為每年的財政撥款入不敷出,要靠廣告費彌補虧空。這樣的理由似乎很現實,但從政府網站的定位、功能來講,卻是站不住腳的。及時、準確、全面地發布政務信息,滿足公眾的知情權和監督權,為民提供便捷的網上辦事服務等,正是這樣的功能定位,讓政府網站樹立了權威、公正的社會公信力。政府網站雖然在網絡上運行,其實質仍是現實中政府職能在網絡上的體現,代表公共利益的公權力,必須在法治框架內秉公行使。利用自身的社會影響力打廣告,這會損害政府部門的權威性和公信力,完完全全是樁賠本的生意。 而且如果真的是運營網站成本如此之高,造成太缺錢的局面,是不是該考慮此項工作的必要性,真的是每個單位、每個區、每個縣都需要建立自己的網站,還是可以進行信息整合,用最少的錢集中做最多的事情?不然,拉著廣告,又不能及時回復民眾的留言,政府相關形象網站就真只淪為了形象工程了。 |
相關閱讀:
- [ 05-12]政府網站上廣告
- [ 05-11]政府網站缺的不是錢而是互聯網思維
- [ 04-24]政府網站也要有互聯網思維
- [ 04-14]政府網站咋能成“僵尸”
- [ 03-26]政府網站“散養”不如“圈管”
- [ 01-06]從外灘踩踏事故看政府網站公告
- [ 12-03]建好政府網站應是各級政府“必修課”
- [ 12-03]政府網站7日內反饋意見須警惕“神回復”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